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芝加哥白襪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芝加哥白襪隊
球季簡介:
屬於美國聯盟的棒球隊伍之一。主場位於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在美國聯盟的分區中,屬於美國聯盟中區。於1901年成立於芝加哥Chicago,隊名為白長襪WHITE STOCKINGS,並加入美國聯盟;於1904年更名為白襪WHITE SOX。 創建:1893年在愛阿華州Sioux作為青年西部聯盟的一員創建,於1895年該隊搬到明尼蘇達州聖堡羅,1900年又搬到芝加哥。該聯盟在1901年成為成年美國聯盟。 主場:美國行動通訊球場(2003年至今,1910~2002年稱為考米斯基公園) 球衣顏色:黑和銀和白色

世界冠軍:三次(1906,1917,2005)
球季成績:
2001 83勝 79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三名

2002 81勝 81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二名

2003 86勝 76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二名

2004 83勝 79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二名

2005 99勝 63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2006 90勝 72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三名

季後賽成績:

2000
0-3 負 西雅圖水手

2005
3-0 勝 波士頓紅襪
4-1 勝 洛杉磯天使
4-0 勝 休士頓太空人

明尼蘇達雙城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明尼蘇達雙城隊
球季簡介:
屬於美國聯盟的棒球隊伍之一。主場位於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在美國聯盟的分區中,屬於美國聯盟中區。 於1901年成立於華盛頓Washington,隊名為參議員SENATORS,並加入美國聯盟;1905年更名為國家NATIONALS;於1945年隊名再改回參議員SENATORS。 1961年遷至伯明頓Bloomington,隊名變更成明尼蘇達雙城Minnesota TWINS; 1982年遷至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隊名無改變。 創建:1894年作為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球隊加入青年西部聯盟。該球隊在1900年搬家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同年所在聯盟改名為美國聯盟,1901年成為成年棒球聯盟。 隸屬分區:美國聯盟中區(1994年至今)、美國聯盟西區(1969年-1993年) 主場:胡伯特•哈姆佛里圓頂體育場(1982年至今) 使用過的體育場:大都會體育場(1961年-1981年) 球衣顏色:海軍藍、紅和白色 吉祥物:T.C.熊

世界冠軍:三次(1924,1987,1991)
球季成績:
2001 85勝 77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二名

2002 94勝 67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2003 90勝 72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2004 92勝 70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2005 83勝 79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二名

2006 96勝 66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季後賽成績:

2002
3-2 勝 奧克蘭運動家
1-4 負 安納漢天使

2003
1-3 負 紐約洋基

2004
1-3 負 紐約洋基

2006
0-3 負 奧克蘭運動家

佛羅里達馬林魚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佛羅里達馬林魚隊
球季簡介:
屬國家聯盟東區。他們曾兩度以外卡身份取得世界大賽冠軍。 於1993年成立於邁阿密Miami,隊名佛羅里達馬林魚Florida MARLINS,沿用至今,並加入國家聯盟。 創建於1993年。 主場:海豚球場。

世界冠軍:二次(1997,2003)
球季成績:

1993 64勝 98敗,國家聯盟東區第六名

1994 51勝 64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1995 67勝 76敗,國家聯盟東區第四名

1996 80勝 82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三名

1997 92勝 70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二名

1998 54勝108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1999 64勝 98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0 79勝 82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1 76勝 86敗,國家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2 79勝 83敗,國家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3 91勝 71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二名

2004 83勝 79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5 83勝 79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6 78勝 84敗,國家聯盟東區第四名

季後賽成績:

1997
3-0 勝 舊金山巨人
4-2 勝 亞特蘭大勇士
4-3 勝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2003
3-1 勝 舊金山巨人
4-3 勝 芝加哥小熊
4-2 勝 紐約洋基

紐約大都會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紐約大都會隊
球季簡介:
屬國家聯盟東區,在紐約州紐約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 創建於1962年。 主場:shea球場。 世界冠軍:二次(1969,1986)
球季成績:
2001 82勝 80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2 75勝 86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3 66勝 95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4 82勝 80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5 83勝 79敗,國家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6 97勝 65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一名
季後賽成績:2000
3-1 勝 舊金山巨人
4-1 勝 聖路易紅雀
1-4 負 紐約洋基
2006
3-0 勝 洛杉磯道奇
3-4 負 聖路易紅雀

華盛頓國民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華盛頓國民隊
球季簡介:
於1969年成立,當時隊名為蒙特婁博覽會Montreal EXPOS,並加入國家聯盟。 在2005年遷至華盛頓,並且將隊名更名為華盛頓國民Washington NATIONALS沿用至今。 世界冠軍:無
球季成績:
2001 68勝 94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2 83勝 79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二名


2003 83勝 79敗,國家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4 67勝 95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5 81勝 81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6 71勝 91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德州遊騎兵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德州遊騎兵隊

球季簡介:
屬於美國聯盟的棒球隊伍之一。主場位於德克薩斯州的阿靈頓。在美國聯盟的分區中,屬於美國聯盟西區。 於1961年成立於華盛頓Washington,當時隊名為參議員SENATORS,並加入美國聯盟;於1972年遷至阿靈頓Arlington,更名為現今的隊名─德州遊騎兵Texas RANGERS。 創建:1961年在美國聯盟擴建時加入。 隸屬分區:美國聯盟西區(1972年至今)、美國聯盟東區(1969年-1971年) 主場:阿美利奎斯體育場(1994年至今) 使用過的體育場:阿靈頓體育場(1972年-1993年),RFK體育場(華盛頓特區,1962年-1971年),格利菲斯體育場(華盛頓特區,1961年) 球衣顏色:藍、白和紅色 季後賽次數(4):1996年、1998年、1999年 。

世界冠軍:無
球季成績:
2001 73勝 89敗,美國聯盟西區第四名

2002 72勝 90敗,美國聯盟西區第四名

2003 71勝 91敗,美國聯盟西區第四名

2004 89勝 73敗,美國聯盟西區第三名

2005 79勝 83敗,美國聯盟西區第三名

2006 80勝 82敗,美國聯盟西區第三名

西雅圖水手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西雅圖水手隊

球季簡介:
屬於美國聯盟的棒球隊伍之一。主場位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在美國聯盟的分區中,屬於美國聯盟西區。 創建:1977年在美國聯盟擴建時加入。 隸屬分區:美國聯盟西區(1977年至今) 主場:薩菲口體育場(1999年至今) 使用過的體育場:金圓頂體育場(Kingdome)(1977年-1999年) 球衣顏色:海軍藍、綠和銀色 季後賽次數(4):1995年、1997年、2000年、2001年 世界冠軍:無
球季成績:
2001 116勝 46敗,美國聯盟西區第一名

2002 93勝 69敗,美國聯盟西區第三名

2003 93勝 69敗,美國聯盟西區第二名

2004 63勝 99敗,美國聯盟西區第四名

2005 69勝 93敗,美國聯盟西區第四名

2006 78勝 84敗,美國聯盟西區第四名

季後賽成績:2000
3-0 勝 芝加哥白襪
2-4 負 紐約洋基

2001
3-2 勝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4 負 紐約洋基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匹茲堡海盜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球季簡介: 屬國聯中區,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 成立於1887年,隊名為匹茲堡艾利根Pittsburgh ALLEGHENYS,並加入國家聯盟,至1891年更名為海盜PIRATES。

創建於1887年。 主場:PNC球場
世界冠軍:五次(1909,1925,1960,1971,1979)


球季成績:

2001 62勝100敗,國家聯盟中區第六名

2002 72勝 89敗,國家聯盟中區第四名

2002 75勝 87敗,國家聯盟中區第四名

2004 72勝 89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5 67勝 95敗,國家聯盟東區第六名

2006 67勝 95敗,國家聯盟東區第五名
季後賽成績:

1903
3-5 負 波士頓朝聖者

1909
4-3 勝 底特律老虎

1925
4-3 勝 華盛頓國家

1927
0-4 負 紐約洋基

1960
4-3 勝 紐約洋基

1970
0-3 負 辛辛那提紅人

1971
3-1 勝 舊金山巨人
4-3 勝 巴爾的摩金鶯

1972
2-3 負 辛辛那提紅人

1974
1-3 負 杉磯道奇

1975
0-3 負 辛辛那提紅人

1979
3-0 勝 辛辛那提紅人
4-3 勝 巴爾的摩金鶯

1990
2-4 負 辛辛那提紅人

1991
3-4 負 亞特蘭大勇士

密爾瓦奇釀酒人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密爾瓦奇釀酒人隊


球季簡介:

屬國家聯盟中區,位於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 成立於1969年西雅圖Seattle,隊名飛行員PILOTS,加入美國聯盟;1970年遷至密爾瓦基Milwaukee,並變更隊名為釀酒人BREWERS,至1998 年大聯盟改組時,編入國家聯盟。




創建於1969年。 主場:米勒球場 世界冠軍:無 球季成績: (有*號代表進入季後賽)2001 68勝 94敗,國家聯盟中區第四名 2002 56勝106敗,國家聯盟中區第六名 2003 68勝 94敗,國家聯盟中區第六名 2004 67勝 94敗,國家聯盟中區第六名 2005 81勝 81敗,國家聯盟中區第三名 2006 75勝 87敗,國家聯盟中區第四名
季後賽成績:

1982



3-2 勝 加州天使

3-4 負 聖路易紅雀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亞利桑那響尾蛇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亞利桑那響尾蛇隊

球季簡介:
屬國家聯盟西區,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 成立於1998年鳳凰城Phoenix,隊名取為亞歷桑那響尾蛇Arizona DIAMONDBACKS,沿用至今,加入國家聯盟。 創立:1998年國家聯盟擴建新成員。 主場:Chase體育場(1998年至今) 球衣顏色: 粉、藍綠、和黑色 世界冠軍:一次(2001)

球季成績:
1998 65勝 97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五名
1999 100勝 62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一名
2000 85勝 77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三名
2001 92勝 70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一名
2002 98勝 64 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一名
2003 84勝 78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三名
2004 51勝 111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五名
2005 77勝 85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二名
2006 76勝 86敗,國家聯盟西區第五名
季後賽成績:1999
1-3 負 紐約大都會 2001
3-2 勝 聖路易紅雀
4-1 勝 亞特蘭大勇士
4-3 勝 紐約洋基 
2002
0-3 負 聖路易紅雀

坦怕灣魔鬼魚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坦帕灣魔鬼魚隊
球季簡介:
大聯盟最新加入的幾隊之一,主場設佛羅里達聖彼德堡的大聯盟球隊。魔鬼魚隊屬於美聯東區。他們在1998年的大聯盟擴充計畫中加入大聯盟,主場是純品康納球場。 成立:1998年美國聯盟擴增球隊 主場:純品康納室內球場(Tropicana Field) 球衣顏色:黑、綠和白色 季後賽次數(0) 世界冠軍:無
球季成績:
1998 63勝 99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1999 69勝 93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0 69勝 92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1 62勝100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2 55勝106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3 63勝 99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4 70勝 91敗,美國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5 67勝 95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6 61勝101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聖地牙哥教士隊的介紹




聖地牙哥教士隊(San Diego Padres)成立於1969年 聖地牙哥是美國第一個建立天主教教堂的地方,因此球隊被命名爲教士隊,教士就是“神父”。

當時球隊的老闆是Editing C. Arnholt Smith 聖地牙哥教士隊以前的主場Qualcomm Stadium(1969~2003)

聖地牙哥教士隊現在的主場是Petco Pakr(2004~)

四次獲得國聯西區第一(1984.1996.1998.2005) 1984年季後賽 打到國聯冠軍賽以1勝4敗被底特律老虎隊淘汰 1996年季後賽 季後賽第一輪0勝3敗被聖路易紅雀隊淘汰 1998年季後賽 隊史首度打到世界大賽,卻以0勝4敗輸給了洋基。

巴爾的摩金鶯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巴爾的摩金鶯隊


球季簡介:
美國職棒大聯盟中,隸屬於美國聯盟的棒球隊伍之一。主場位於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在美國聯盟的分區中,屬於美國聯盟東區。 於1901年成立於密爾瓦基Milwaukee,隊名釀酒人BREWERS,並加入美國聯盟 ;1902年遷至聖路易St.Louis,更名為棕人BROWNS;在1954年遷至巴爾的摩Baltimore,並更名為現在的隊名─金鶯ORIOLES。 創建:1893年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作為青年西部聯盟的一員創建。 主場:金鶯公園,卡姆登(1992年至今) 球衣顏色:黑和桔黃色 季後賽次數(11):1944年、1966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3年、1974年、1979年、1983年、1996年、1997年 世界冠軍:三次( 1966,1970,1983)


球季成績:
2001 63勝 98敗,美國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2 67勝 95敗,美國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3 71勝 91敗,美國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4 78勝 84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5 74勝 88敗,美國聯盟東區第四名


2006 70勝 92敗,美國聯盟東區第四名


洛杉磯天使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洛杉磯天使隊
球季簡介:
美國職棒大聯盟中,隸屬於美國聯盟的棒球隊伍之一。主場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安那罕。在美國聯盟的分區中,屬於美國聯盟西區。 於1961年成立於洛杉磯Los Angeles,隊名定為天使ANGELS,且加入美國聯盟;1965年更名為加州天使California ANGELS;1966年遷移至安納漢Anaheim,隊名無變更;於1997年更名為安納漢天使Anaheim ANGELS;2005年,更名為現在的隊名─洛杉磯安納漢天使Los Angeles Angels of Anaheim。 創建:1961年在美國聯盟擴編時加入。 隸屬分區:美國聯盟西區(1969年至今) 主場:安那罕天使球場(1966年至今) 使用過的主場:查維斯山谷(道奇)球場(1962年-1965年),萊格裡球場(1961年) 球衣顏色:紅、深紅、海軍藍和銀色 季後賽次數(6):1979年、1982年、1986年、2002年、2004年、2005年 世界冠軍:一次(2002)

球季成績:
(有*號代表進入季後賽)

2001 85勝 77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二名

2002 94勝 67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2003 90勝 72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2004 92勝 70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2005 83勝 79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二名

2006 96勝 66敗,美國聯盟中區第一名

季後賽成績: 2002
3-2 勝 奧克蘭運動家
1-4 負 安納漢天使 2003
1-3 負 紐約洋基 2004
1-3 負 紐約洋基 2006
0-3 負 奧克蘭運動家

多倫多藍鳥隊的介紹


球隊名稱:
多倫多藍鳥隊

球隊簡介:
隸屬於美國聯盟(以下簡稱美聯)的東區,並是唯一一隊曾經贏得世界系列賽的非美國隊伍。由於蒙特婁博覽隊在2005年球季起搬移至美國華盛頓而成爲華盛頓國民隊,現時多倫多藍鳥是美國職棒大聯盟中餘下的唯一一隊加拿大隊伍。 創建:1977年作為美聯的新球隊加入。 主場:羅傑斯中心球場(2005年以前稱爲天穹體育館);自1989年起可容納50516人。 以前主場:國家展覽體育館球場(1977年至1989年) 制服顔色:主場用藍白二色,作客用灰色;其他顔色包括黑色和如加拿大國慶日等國假時用的紅色。 標誌設計:白銀二色標誌的Jays字樣,並以一藍白銀三色、左向的藍鳥鳥頭藏於彎曲的英語「J」字母。 季後賽次數(5):1985年、1989年、1991年、1992年、1993年 世界冠軍:二次(1992,1993) 。

球季成績:
2001 80勝 82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2 78勝 84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3 86勝 76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4 67勝 94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五名
2005 80勝 82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三名
2006 87勝 75敗,美國聯盟東區第二名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歷史

國家協會是美國第一個職業棒球組織,成立於1871年。但由於草創時期問題
叢生,五年後由現今的國家聯盟接手。國家聯盟將經營球隊的權力全部收回
資方所有,因此球員的權利沒有任何保障。國家聯盟的壟斷市場,造成不斷
有挑戰國家聯盟的新聯盟誕生,這些新聯盟吸收了被國家聯盟開除的球員和
教練,引進更多新的創意以吸引球迷。在大聯盟的整體架構完成以前,另外
還有四個短命的職棒聯盟,成立的先後依序為:美國協會、聯合協會、球員
聯盟、聯邦聯盟。

而美國聯盟則成立於1901年。當時由於國家聯盟經營不善,由十二隊縮編為
八隊,分別是:波士頓食豆人隊(Boston Beaneaters,亞特蘭大勇士隊
前身)、布魯克林超霸隊(Brooklyn Superbas,洛杉磯道奇隊前身)、芝
加哥孤兒隊(Chicago Orphans,芝加哥小熊隊前身)、辛辛那堤紅人隊、
紐約巨人隊(New York Giants,舊金山巨人隊前身)、費城費城人隊、匹
茲堡海盜隊和聖路易紅雀隊。國家聯盟大量裁減球員和教練的結果,使得另
一聯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

美國聯盟吸收了這些被釋出的資源,自己也成立了八支球隊,其中五隊設在
沒有國家聯盟職棒隊的城市,分別是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紐約洋基隊前身)、克利夫蘭藍隊(Cleveland Blues,克利夫
蘭印地安人隊前身)、底特律老虎隊、密爾瓦基釀酒人隊(Milwaukee
Brewers,巴爾的摩金鶯隊前身)和華盛頓參議員隊(Washington
Senators,明尼蘇達雙城隊前身),另外實力較強的三支球隊,則與國家聯
盟競爭球迷:波士頓朝聖者隊(Boston Somersets,波士頓紅襪隊前
身)、芝加哥白長襪隊(Chicago White Stockings,芝加哥白襪隊前身)
和費城運動家隊(Philadelphia Athletics,奧克蘭運動家隊前身)。

1902年起,美國聯盟的觀眾人數開始超過國家聯盟。由於美聯不斷以高薪吸
引國聯球星跳槽,國家聯盟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答應與美國聯盟和談。1902
年底,兩聯盟召開「辛辛那堤會議」,統一了賽制、規則和管理機制,也從
1903年開始舉行「世界大賽」,由兩聯盟的冠軍球隊爭奪年度總冠軍。美國
職棒大聯盟因而成立,而兩聯盟合稱「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這個名稱,則是從1920年才開始。

Josh Beckett的三振秀



這是Josh Beckett的一段三振秀。

波士頓紅襪隊球員圖片







這是一些紅襪球員的圖片。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奧克蘭運動家隊的介紹


奧克蘭運動家隊

奧克蘭運動家隊成軍於1901年,當時稱為費城運動家隊,屬於當年新興的美國聯盟成員之一。運動家在1902年曾被紐約巨人隊教練戲稱為是一群"白象"(White Elephant),意指花了大筆錢買球員卻表現平平,但運動家隊總教練康寧麥克(Connie Mack)並不以為意,反而將白象作為其隊徽,且在當年奪得美聯冠軍,證明了球隊的實力。運動家隊在1905年首度打入世界大賽,但被紐約巨人隊擊敗。

1910年,運動家擊敗芝加哥小熊,拿到隊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由於陣中投手不足,運動家在五場世界大賽中僅使用了兩名投手:Jack Coombs與Chief Bender(當時的投手還真耐操)。在1910-1914五年間,運動家晉級世界大賽四次,並拿下3個世界冠軍(1910、1911、1913),可說是運動家的第一個黃金時期。1914年世界大賽,被球評看好的運動家隊意外遭到波士頓勇士隊橫掃出局,此後十年由於球團財務狀況不佳,連帶使球隊戰績一直低於五成。

1929年,運動家風雲再起,以104勝46敗與芝加哥小熊爭奪世界冠軍,第一戰運動家投手Howard Ehmke即三振小熊13人次寫下世界大賽新紀錄,第四戰運動家在七局下仍以0-8落後,一出局後狂得10分逆轉戰局,又創下另一紀錄。運動家便以4勝1敗取得第4個世界冠軍。次一年運動家再力擒紅雀,連莊世界冠軍。1931年的運動家實力到達顛峰,陣中有三位投手達到20勝以上:Lefty Grove(31-4),George Earnshaw(21-7),Rube Walberg(20-12),Grove同時以2.06投手自責分率傲視大聯盟,並獲選美聯MVP,外野手Al Simmons則以打擊率3成90高居大聯盟第一,全隊季賽戰績107勝45敗,為隊史上最多勝的紀錄。運動家在世界大賽中再度與紅雀隊狹路相逢,兩隊激戰至第七場,運動家不幸被紅雀啄傷,錯失三連霸的機會。1932和1933年,一壘手Jimmie Foxx分別以58支全壘打,169分打點及48支全壘打,163分打點連續兩年獲選為美聯MVP,同時也贏得1933年的大聯盟三冠王(48支全壘打,163分打點,0.703長打率)。

在連續三年進軍世界大賽後,運動家又再度沉寂,1934-1946年間戰績一直在3、4成間徘徊,並曾在1943年連輸20場,追平美聯紀錄。1950年,領導運動家隊長達50年的總教練Connie Mack退休,運動家在他的督軍下總共拿過9次美聯冠軍和5次世界冠軍。雖然Mack家族努力地想買下運動家球團所有股權,但在長期的財務壓力及被另一個費城球隊--費城人隊吸走多數球迷的情況下,運動家終於在1954年被Arnold Johnson買下並於次年遷至堪薩斯城,結束運動家在費城的歲月。

運動家到了堪薩斯城後,戰績始終不超過五成勝率,無法贏得球迷的支持。老闆Charlie Finley在1967年決定將球隊遷至西岸的奧克蘭市,1968年是運動家在奧克蘭的第一年,勝率果然回升到五成(82勝80敗),投手Catfish Hunter並投出美聯自1922年來第一場完全比賽。1971年,運動家以101勝60敗重返季後賽,但在美聯冠軍賽中敗給金鶯隊。投手Vida Blue以24勝8敗,1.82自責分率獲得美聯MVP及投手賽揚獎兩項殊榮。1972年運動家終於又進入闊別41年的世界大賽,並以4勝3敗力擒紅人,贏得隊史第6個,也是奧克蘭第1個世界冠軍。1973年運動家再闖入世界大賽,踢倒大都會隊蟬連世界冠軍,外野手Reggie Jackson獲選為美聯MVP及世界大賽MVP。聲勢如日中天的運動家在1974年終於完成三連霸世界冠軍的心願,是大聯盟中除了洋基隊外唯一能三連霸的球隊。投手Catfish Hunter(25勝12敗)也在當年贏得投手賽揚獎。1975年運動家五度打入美聯冠軍賽,可惜被紅襪橫掃出局。

來到80年代,剛進入大聯盟第二年的外野手韓德森(Rickey Henderson)在1980年即以100次盜壘成功高居大聯盟第一。1981年,運動家晉級季後賽,但被洋基擊退。1986到1988連續三年美聯最佳新人均由運動家球員獲得(Jose Canseco,Mark McGwire及Walt Weiss)。1988年,運動家以104勝58敗進入季後賽,並在美聯冠軍賽中橫掃紅襪,可惜在世界大賽中見負於道奇隊。Jose Canseco獲選為美聯MVP,總教練Tony LaRussa則獲得美聯最佳教練。1989年,運動家與一灣之隔的舊金山巨人隊在世界大賽中對決,又稱"灣區大戰"(Bay Area Series)。就在第三戰開打前發生著名的舊金山大地震,比賽因而延後10天才舉行,運動家最後以4戰全勝奪得第9個世界冠軍。1990年,Henderson的第939次盜壘使他成為大聯盟史上最會盜壘的人,他並獲得當年的美聯MVP。運動家連續三年打入世界大賽,但遭紅人擊倒。

1992年,救援投手艾克斯里(Dennis Eckersley)以51次救援成功贏得美聯MVP及投手賽揚獎,同一年,盜壘王Henderson也完成生涯1000次盜壘成功,運動家雖晉級美聯冠軍賽,但受挫於多倫多藍鳥隊。總教練Tony LaRussa則獲得他個人第三個美聯最佳教練獎。1993年後,運動家氣勢再度陷入谷底,戰績在5成以下游走。西元2000年,運動家重振雄風,在美聯MVP一壘手吉昂比(Jason Giambi)領軍下闖入季後賽,但在第一輪便遭洋基淘汰。2001與2002年,運動家均以季賽超過100勝的戰績晉級季後賽,可惜都在第一輪以2勝3負落敗。游擊手Miguel Tejada(3成08打擊率,131分打點)與投手Barry Zito(23勝5敗,2.75自責分率)分別獲得2002年美聯MVP和賽揚獎。

洛杉磯道奇隊的介紹


洛杉磯道奇隊

國內的球迷大概對洛杉磯道奇隊並不陌生,尤其最近幾年又網羅了台灣球員陳金峰在其小聯盟中打球,更是聲名大噪,球迷莫不引頸期盼台灣球員也有一天能在大聯盟中佔有一席之地,不讓日、韓球員專美於前。

根據官方的記載,道奇隊成軍於1884年的紐約布魯克林(Brooklyn)區。球隊曾一度被稱為"新郎隊",那是因為該隊有6位球員同時在1888年結婚。由於當時的布魯克林區大眾運輸工具已十分發達,走在街道上需小心閃躲往來頻繁的Trolley(一種有軌電車),所以球隊又被暱稱為Trolley Dodgers(電車閃避者),後來就簡稱為Dodgers,也就是今日隊名的由來。

道奇隊在1890年由當時的美國協會轉到國家聯盟,並在1899和1900連續兩年贏得國聯冠軍。1901年美國聯盟成立,不少國聯好手跳槽,也導致道奇隊戰力大減,直到1916年才又重回國聯冠軍寶座。1914年,道奇聘用Wilbert Robinson為總教練,由於他與來自曼哈頓的巨人隊總教練經常在記者前互損對方,雙方的對戰逐漸白熱化。每當兩隊交戰時,球場內總是擠滿了球迷互相叫囂,也使道奇與巨人兩隊間的大戰總是充滿火藥味,數十年如一日。1916年,道奇首度晉級世界大賽,不幸以一勝四負敗給波士頓紅襪隊。

1920年,在擺脫巨人隊球季末的糾纏後,道奇第二度打入世界大賽,與印地安人隊展開九戰五勝制的對決。在第五戰中,道奇投手擊出一記平飛球被印地安人隊二壘手Billy Wambsganss接殺,Wambsganss同時自踩二壘壘包將離壘的跑者封殺,再觸殺由一壘奔向二壘的跑者,一個人獨立完成三殺,是世界大賽史上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精采守備。道奇在贏得前兩戰後,連輸五場,痛失世界冠軍頭銜。同年的季賽中,道奇與波士頓勇士隊鏖戰到26局,因為夜色降臨而以1-1握手言和(當時還沒有夜間照明),兩隊先發投手均主投26局,這是道奇隊史上最長的比賽。1925年4月,道奇總裁Charles Ebbets在道奇與巨人展開三連戰之前病逝,繼任總裁McKeever在Ebbets的喪禮中感染肺炎,也在一週後不幸去世。道奇球團推選Wilbert Robinson為新任總裁並繼續兼任總教練一職。道奇戰績陷入低潮,連續五年排名第六。

1931年球季結束後,Robinson卸下總教練一職,他帶領道奇18個球季,贏得1375勝,是布魯克林道奇時代最多勝的教練。1938年,球團找來MacPhail擔任執行副總裁,期望他重整道奇隊。MacPhail在球場增建夜間照明設備,並請名將貝比魯斯擔任一壘教練。道奇的第一場夜間比賽在六月間展開,投手Johnny Vander Meer投出了他連續第二場無安打比賽。次年八月,道奇的比賽首度經由電視轉播傳送到球迷家中。

經過3年的重整,40年代的道奇猶如脫胎換骨,在1941年終於以100勝54負贏得21年來第一個國聯冠軍錦標,並首度在世界大賽中與洋基隊交手,可惜不敵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洋基隊。1946年球季結束後,道奇與紅雀戰績在國聯並居第一,但在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季後加賽中輸給紅雀隊。1947年道奇捲土重來,再度奪下國聯冠軍錦標,卻仍不敵洋基隊,與世界冠軍擦身而過。同一年,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黑人球員Jackie Robinson披上道奇球衣出賽,並以2成97打擊率,125得分及29次盜壘奪下大聯盟第一個年度最佳新人,Robinson後來也成為第一位入選名人堂的黑人球員。1949年,道奇在40年代第三度奪下國聯冠軍錦標,也第三度在世界大賽中敗給洋基隊,Robinson獲得聯盟MVP,投手Don Newcombe則奪下年度最佳新人的榮耀。

50年代的道奇總共贏得913勝,可說是道奇的鼎盛時期。1952,1953年道奇連續兩年晉級世界大賽挑戰洋基,仍然功敗垂成。1953年的道奇並且拿下105勝,創下隊史記錄。1954年,華特奧斯頓(Walter Alston)接任總教練,開始他長達23個球季的道奇總教頭生涯。1955年,道奇終於在世界大賽中擊敗宿敵洋基隊,奪得隊史第一個世界冠軍。次年兩隊再度交手,洋基扳回一城。道奇投手Don Newcombe則在當年成為第一位同時得到年度最佳投手賽揚獎及聯盟MVP的球員。1957年球季結束後,總裁O'Malley宣佈球隊將告別布魯克林,遷至洛杉磯。1958年,世仇紐約巨人隊也遷至舊金山,兩隊在西海岸再度碰頭,道奇在洛杉磯的第一場比賽即是與舊金山巨人隊交手,吸引了78,672位球迷,結果道奇以6-5險勝巨人。1959年,道奇在50年代第五度打進世界大賽,並為洛杉磯帶來第一個世界冠軍。

1962年,道奇隊的新家--道奇球場落成啟用,道奇同時以102勝的戰績與巨人並列國聯第一,但巨人在加賽中擊敗道奇,奪下國聯冠軍。1963年道奇重返世界大賽,以4-0橫掃勁敵洋基隊。投手Koufax以全季25勝5敗,1.88自責分率及306次三振贏得投手賽揚獎及聯盟MVP,同時獲頒世界大賽MVP,可說是集榮耀於一身。在巨投Koufax的領軍下,道奇在1965年贏得隊史第四次世界冠軍。1966年又晉級世界大賽,可惜未能連莊。

70年代的道奇仍是一支勁旅,名次從未在第三名之後。1974年道奇再度以102勝晉級季後賽,並擊敗匹次堡海盜隊進入世界大賽。救援投手Mike Marshall獲得當年的投手賽揚獎,成為第一位贏得賽揚獎的救援投手。1976年,執掌兵符達23年的總教練Walter Alston退休,在他的督軍下,道奇共拿下2042勝,4次世界冠軍和7次國聯冠軍。接任他的另一位名人堂教頭,湯米拉索達(Tommy Lasorda)緊接著在1977,1978年即帶領道奇打入世界大賽,但都敗給世界大賽的宿敵洋基隊。道奇自1973年起即由一壘手Steve Garvey,二壘手Davey Lopes,三壘手Ron Cey及游擊手Bill Russell組成堅強的內野守備,奠下70年代成功的基礎。這四人也在1977年成為史上第一個同時擊出30支以上全壘打的內野組合,被譽為史上最強的內野守備之一。

1981年的開幕戰,菜鳥投手Fernando Valenzuela緊急接替受傷投手Jerry Reuss而上陣先發,
Fernando一鳴驚人以2-0完封太空人隊,吸引了道奇球迷的眼光。Fernando進而贏得當年投手賽揚獎及年度最佳新人,同時率道奇擊敗洋基隊勇奪1981年世界冠軍。道奇與洋基在世界大賽中11度交手,也是令球迷津津樂道的季後賽戲碼。1985年球季開打後,Fernando再度以連續先發41局無失分創下大聯盟歷史。1988年是個令球迷難忘的一年,在賽前不被看好的道奇隊接連擊敗冠軍熱門球隊:紐約大都會隊及奧克蘭運動家隊,以黑馬姿態拿下第六座世界冠軍。投手郝西斯(Orel Hershiser)獲頒世界大賽MVP,他同時以23勝8敗贏得賽揚獎,並在球季中連續主投59局無失分刷新大聯盟記錄。

1990年以後的道奇隊雖然未再拿下任何冠軍,但陣中仍不乏耀眼的明星。1991年,外野手Brett Butler出賽161場無失誤寫下新紀錄。1992年到1996年,道奇史無前例的包辦五屆國聯新人王,他們是:1992年的一壘手克羅斯(Eric Karros,20支全壘打,88分打點),1993年的捕手皮耶薩(Mike Piazza,35支全壘打,112分打點,3成18打擊率),1994年的外野手孟德西(Raul Mondesi ,3成06打擊率,16支全壘打,56分打點),1995年的投手野茂英雄(Hideo Nomo,236次三振,2.54自責分率)和1996年的外野手哈倫史瓦茲(Todd Hollandsworth,2成91打擊率,4成31長打率,59分打點)。道奇在隊史上總共創造了16位新人王,在大聯盟各隊中高居第一。1996年也是總教練Lasorda宣佈退休的一年,結束他在道奇20年的教頭生涯。1997年,捕手Piazza以3成62打擊率,40支全壘打刷新道奇隊史。1998年,福斯集團從O'Malley家族手中買下道奇隊,50年來道奇隊首度換上新老闆。2000年,克羅斯擊出生涯第229支全壘打,成為道奇隊史上新的全壘打王,他同時是道奇第一個在同一局擊出兩支全壘打的球員。同一年,投手布朗(Kevin Brown)以2.58自責分率在國聯居冠,另一位投手Matt Herges開季八連勝,是自1981年Fernando後的第一個菜鳥投手達成此一記錄,板凳球員Dave Hansen以全季7支代打全壘打刷新聯盟記錄。現任總教練吉姆崔西(Jim Tracy)則是在2000年球季結束後接掌兵符,繼續帶領球隊邁向另一個紀元。

舊金山巨人隊的介紹


舊金山巨人隊

舊金山巨人隊是由John B. Day和Jim Mutrie兩位先生於1883年在紐約成軍,並以高譚隊(Gothams,紐約市別名)為隊名加入國家聯盟。1885年,正式更名為巨人隊,一般的說法是因為當時的總教練Jim Mutrie喜歡對著球員大叫"My big fellows! My giants!",這就是隊名"Giants"的由來了。巨人同時於1888和1889兩年贏得國聯冠軍。

1902年,由於季賽戰績太差,老闆Freedman從美國聯盟的金鶯隊挖來球員兼教練John McGraw帶領巨人隊,果然使巨人起死回生,在1903年迅速竄升至第二名,1904年更以創紀錄的106勝一舉拿下國聯冠軍。McGraw與老闆John Brush認為新興的美聯實力太差而拒絕和紅襪隊打世界大賽,也使得1903年開始的世界大賽在1904年停辦一年。次年巨人再度贏得國聯冠軍,並同意參加世界大賽,以4勝1負奪得第一個世界冠軍。而教練McGraw為了能與大聯盟唯一的聾啞投手Dummy Taylor溝通,要求全隊球員一起學習手語,後來更進一步將其用於球場上,也就成為今日各種戰術暗號的由來。

1911-1913年,巨人三連霸國聯冠軍,但都在世界大賽中落敗。1914年,與McGraw搭檔多年的教練兼好友Wilbert Robinson因細故鬧翻,Robinson轉往布魯克林道奇隊擔任總教練。由於兩人的交惡,也導致了巨人-道奇對戰時,雙方球員與球迷總是劍拔弩張,充滿火藥味,歷經數十年不變,形同世仇。1917年,巨人4度進軍世界大賽,但依舊擺脫不了失敗的厄運。

巨人在1921年終於打敗洋基,贏得第二個世界冠軍。由於當年巨人與洋基共用馬球球場(Polo Grounds),所以這也是世界大賽首度在同一球場舉行。同樣紐約地鐵大戰的戲碼在1922年又重演一次,巨人再度擊敗洋基。到了1923年,兩隊三度碰頭,但洋基已有自己的主球場(洋基球場),也扳倒巨人,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巨人於1924年連續第4年闖入世界大賽,與華盛頓參議員隊(現在的雙城隊)鏖戰至第七場落敗。總教練McGraw在1932年退休,他領軍巨人29年,9度晉級世界大賽,3度贏得世界冠軍,並有4個球季達100勝(1904、1905、1912、1913)以上,是巨人隊史上最成功的教練。新任教練是一壘手Bill Terry(曾在1930年以4成01打擊率創下隊史紀錄),他在次年(1933)便率隊拿下第4個世界冠軍,投手Carl Hubbell以1.66自責分率,23勝12敗獲選國聯MVP。Hubbell在1936年更以26勝6敗,2.31自責分率達到生涯顛峰,二度獲選國聯MVP。巨人則在1936-1937連續兩年與洋基展開地鐵大戰,但都不幸落敗。

40年代的巨人最佳名次僅到第三名,1948年球季中,巨人聘用甫被宿敵道奇隊開除的總教練Leo Durocher擔任教頭,引起棒檀的震撼。Durocher在往後數年開始重建巨人隊,使其成為一個以速度及打擊力見長的球隊。這個重建工作終於在1951年開花結果,巨人在季末迎頭趕上領先有13.5場勝差的道奇隊,同時在加賽中擊敗道奇奪得國聯錦標,可惜又在世界大賽中被洋基掠倒。菜鳥Willie Mays則以2成74打擊率,20支全壘打獲得國聯最佳新人獎。1954年,巨人再度打入世界大賽,與創下美聯最多勝(111)紀錄的印地安人隊爭冠。賽前不被看好的巨人意外的4連勝橫掃對手,贏得第五座冠軍盃。Willie Mays以3成45打擊率奪下打擊王及國聯MVP頭銜。

巨人在1956-1957連續兩年戰績滑落至第六,球迷也逐年流失,老闆Stoneham決定另覓城市落腳,在舊金山市長的極力爭取下,巨人於1958年來到西岸的舊金山灣區。巧合的是,道奇也在同一年搬到洛杉磯市,使這兩支球隊廝殺的戰場由東岸轉至西岸的加州。巨人在舊金山第一年以80勝74敗居國聯第三,一壘手Orlando Cepeda以3成12打擊率,25支全壘打獲選國聯新人王。次年,另一個菜鳥一壘手Willie McCovey雖然僅出賽52場,卻以3成54打擊率獲選國聯新人王。
1960年,巨人搬遷至新球場-燭臺球場(Candlestick Park),並在1962年擊敗道奇取得舊金山市第一個國聯冠軍,但彷彿就是1951年的翻版,巨人又在世界大賽中敗給洋基,Willie Mays以49支全壘打居聯盟第一,他同時在1965年以聯盟最多的52支全壘打及3成17打擊率獲得第二個國聯MVP。1964-1967連續4年巨人贏得90場以上勝利,卻與季後賽無緣,但投手Mike McCormick在1967年以22勝10敗贏得隊史上唯一一個投手賽揚獎。1968年,外野手Bobby Bonds(就是Barry Bonds的父親)首度踏入大聯盟,第一支安打即是滿貫全壘打,是大聯盟在20世紀的唯一一人。巨人在1971年進入季後賽,但在國聯冠軍賽中遇海盜打劫,鍛羽而歸,此後巨人在70年代最佳名次僅到第3名。

1986年,總教練Roger Craig成功的帶領巨人從前一年的62勝100敗進步至83勝79敗,同時在1987年登上國聯西區王座,與紅雀爭奪國聯冠軍。在取得3勝2負的優勢後,巨人的火力在最後兩場遭紅雀壓制,連續22局無得分,也錯失晉級世界大賽的機會。巨人外野手Jeffrey Leonard連續四場比賽轟出全壘打,創下季後賽紀錄。1989年,巨人在國聯冠軍賽中打倒小熊,終於又敲開世界大賽大門,與相鄰的奧克蘭運動家隊爭奪世界冠軍。運動家在主場先取得2勝,就在第三戰開賽前不久,發生了舊金山大地震,也使得比賽延後了10天,巨人在主場又連敗2場,慘遭運動家橫掃。外野手Kevin Mitchell以聯盟最高47支全壘打,125分打點獲選國聯MVP。
在20世紀的最後一個年代,巨人隊老闆差一點就要將球團賣到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市(Tampa),幸而由舊金山市民Peter Magowan領導的一個投資集團在1992年將球隊買下,避免了巨人搬家的危機。就在同時,海盜隊超級明星Barry Bonds也來到巨人隊,補強打擊火力。1993年巨人一路長紅贏得103勝,但同區的勇士隊在明星賽後急起直追,在季賽結束前一天也取得103勝,巨人在關鍵的最後一場球敗給宿敵道奇隊,而勇士則輕取洛磯山隊,也贏得西區冠軍。Bonds擊出46支全壘打,贏得個人第三個國聯MVP,第一年擔任總教練的Dusty Baker則獲選為年度最佳教練。1997年,巨人終於再登上分區第一,但在季後賽第一輪被馬林魚淘汰,Baker第二度獲選為年度最佳教練。次年,巨人在最後10場比賽獲得8場勝利,追平小熊隊的戰績,必須靠加賽決定外卡資格,巨人不幸落敗,喪失了連續兩年晉級季後賽的機會。

21世紀的第一年,巨人告別了使用40年的燭臺球場,搬到嶄新的太平洋貝爾球場(Pacific Bell Park)。新球場也帶來新氣象,巨人以1993年以來最佳成績97勝65敗打入季後賽,雖然在第一輪遭大都會擊敗,但二壘手Jeff Kent獲選國聯MVP,總教練Baker則抱回第三個年度最佳教練。2001年,巨炮Bonds以73支全壘打寫下大聯盟單季全壘打的新紀錄,同時也贏得個人第四個國聯MVP。巨人在2002年終於一吐前幾次在季後賽第一輪即打包回家的怨氣,先擊倒勇士,再射下紅雀,奪下國聯冠軍闖入世界大賽,與天使隊纏鬥至第7戰,終以3勝4負飲恨。Bonds以季賽打擊率3成70奪得打擊王,同時也五度獲選為國聯MVP。巨人隊與Bonds在2003年將繼續為舊金山第一個,也是Bonds第一個世界冠軍而奮鬥。

科羅拉多洛磯山隊的介紹


科羅拉多洛磯山隊

科羅拉多洛磯山隊成軍於1993年,主場位在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隊名是取自於環繞於丹佛四周的洛磯山脈。丹佛市的高度距海平面剛好1英哩,空氣較為稀薄,擊出去的球因空氣阻力變小而飛得更高更遠,所以常被稱為是"打擊者天堂"。1993年4月5日在紐約與大都會隊進行隊史上第一場比賽,三天後的4月9日在主球場"哩高球場"(Mile High Stadium)首度迎戰蒙特婁博覽會隊,吸引了80,227 位球迷觀戰,打破了大聯盟單場觀眾人數的記錄。由於丹佛市民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後才爭取到大聯盟的加盟權,所以對球隊十分地熱情支持,在第53場主場球賽即突破三百萬觀眾人次,也打破1992年多倫多藍鳥隊所創下最快突破三百萬人次場數(61場)的記錄,第一年的觀眾總人數為4,483,350,創下了大聯盟的記錄。但畢竟是新球隊,戰績僅67勝95敗,一壘手葛瑞拉加(Andres Galarraga)以3成70打擊率贏得聯盟打擊王,他也是第一位委內瑞拉球員獲得打擊王的頭銜。

到了1994年,球迷的熱情依舊未減,在第52場主場球賽便有超過三百萬觀眾入場觀賽,打破前一年的記錄,但由於球員罷工而提前結束球季。1995年,主場遷至新落成的庫爾斯球場(Coors Field,愛喝啤酒的球迷應該都曉得Coors也是美國著名的啤酒品牌),球場可容納5萬多名觀眾。

同年6月25日,葛瑞拉加連續三局擊出全壘打,是聯盟史上第四人。內野手卡斯提拉(Vinny Castilla)入選明星賽,成為隊史第一個在明星賽先發的球員。球季結束後,洛磯山隊以外卡資格首度晉級到季後賽,但在第一輪被勇士隊擊退。總教練唐貝勒(Don Baylor)以三年內便帶領新球隊打入季後賽的優異表現獲頒國聯年度最佳教練。

1996年,外野手柏克斯(Ellis Burks)在9月12日成為隊史第一位達到30-30記錄(30次盜壘,30支全壘打)的球員,第二天,另一位外野手畢許(Dante Bichette)也達到此一記錄,洛磯山隊成為聯盟史上第二個單季有兩位球員達到30-30記錄的球隊(另一個為1987年大都會隊)。到了9月28日,柏克斯再度以盜壘成功使洛磯山隊成為第一支單季有200次盜壘及200支全壘打的球隊,同時球季結束後,全隊打擊率0.287也高居國聯第一。1997年球季表現最傑出的球員非外野手渥克(Larry Walker)莫屬,他不但贏得隊史第一個金手套獎,同時以3成66打擊率,7成20長打率,49支全壘打獲選國聯MVP。庫爾斯球場則在1998年主辦全明星賽,美聯以13-8擊敗國聯,兩隊也創下明星賽得分最高紀錄,"打擊者天堂"果真是名不虛傳。由於勝率未達五成,球團在球季結束後將總教練唐貝勒解聘,並請來前一年的世界冠軍佛羅里達馬林魚隊總教練Jim Leyland,期望他能帶領球隊更上一層樓。但1999年戰績仍不見起色(72勝90敗),Jim Leyland在球季後辭去總教練,由Dan O'Dowd接替。1999年10月,球團宣佈與台灣投手曹錦輝簽約,是洛磯山球團中第一個遠東區的球員。

經過1999年季後的大換血,2000年球季開幕戰時陣中僅有六名球員是1999年開幕戰的球員,不過季賽戰績果然升回到五成以上(82勝80敗)。2001年則有兩位投手表現出色,投手Mike Hampton是隊史第一位入選明星賽的投手,另一位是菜鳥投手Jason Jennings,他在大聯盟的處女秀即完封紐約大都會隊同時自己擊出一支全壘打,是大聯盟史上第一人。他同時在次年以16勝的戰績打破隊史上菜鳥投手的記錄,並被選為國聯年度最佳新人。一壘手Todd Helton則在2002年球季中擊出個人生涯第800支安打。洛磯山隊在這兩年戰績均為73勝89敗,無法在群雄並起的國聯西區出頭。

休士頓太空人隊的介紹


休士頓太空人隊

休士頓太空人隊成軍於1962年,成立之初隊名叫Colt.45s(這個很難翻譯,全名應為點45口徑左輪手槍),第一場正式比賽以11-2擊敗小熊隊。1963年,投手Don Nottebart對費城人隊投出隊史上第一個無安打比賽,1964年,另一位投手Ken Johnson對紅人隊也投出無安打比賽,卻因為隊友在9局的兩次失誤而以0-1輸球,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位投出無安打比賽卻敗投的投手。1965年,Colt.45s將主球場遷至史上第一座室內棒球場-太空巨蛋(Astrodome),同時也更名為太空人隊(Astros,其實是源自Astroturf--球場內所舖設的人工草皮)。就像許多新球隊一般,太空人在成軍初期戰績不佳,勝率不到五成,直到1969年人類首度登陸月球,太空人也首次登上五成勝率(81勝81敗)。投手Larry Dierker(20-13)成為隊史上第一個20勝的投手(他也是1997-2001年太空人的總教練)。

1972年,太空人打出成軍以來最佳成績(84勝69敗),名列分區第二,外野手Cesar Cedeno擊出隊史第一個完全打擊。他同時在連續三年(1972-1974)擊出20支以上全壘打及50次以上盜壘成功,成為大聯盟第一人。1976年,Cedeno更以58次盜壘寫下隊史紀錄,並擊出第二次完全打擊,而投手Dierker則投出個人第一場無安打比賽。但太空人在70年代仍無緣晉級季後賽,1979年僅以1.5場勝差落後第一名的紅人隊,也是繼1972年後成績最好的一年。投手J.R. Richard在1978年投出303次三振,成為第一位單季投出300次三振的國聯右投手,他在1979年繼續投出313次三振,在大聯盟投手群中高居第一。

在經過多年的耕耘後,太空人終於在1980年擊敗道奇,奪下分區冠軍的頭銜,首度打入季後賽。太空人在國聯冠軍賽中遭遇費城人,兩"人"殺的難分難解,太空人終以2勝3負敗給國聯老鳥費城人。同一年,太空人與巨投萊恩(Nolan Ryan)簽下巨額合約,使Ryan成為大聯盟第一個年薪百萬的球員。他在1983年超越Walter Johnson生涯3509次三振紀錄,成為大聯盟的三振王,並在1985年成為第一位投出4000次三振的投手(Ryan生涯最終紀錄為5174次三振,為大聯盟之冠)。另一位投手Mike Scott則在1986年以聯盟最低2.22自責分率與最多306次三振贏得太空人隊史上第一個年度最佳投手賽揚獎,也是太空人至今唯一的一個賽揚獎。太空人同時再度打入季後賽,但以2勝4敗不敵大都會隊。總教練Hal Lanier獲選為國聯年度教練。

太空人在1986年贏得國聯西區冠軍後,在強敵環俟的西區又沉寂了數年。1991年,一壘手Jeff Bagwell以2成94打擊率,82分打點為球隊抱回第一個年度新人王。Bagwell更在1994年贏得隊史第一個國聯MVP,同一年,太空人被劃入新的國聯中區,同時開始展現其強大的競爭力。1997年,總教練Larry Dierker初次執掌兵符,便帶領太空人贏得11年來第一個分區冠軍,但在季後賽第一輪便遭遇強敵勇士隊,太空人毫無招架之力,慘遭淘汰。二壘手Craig Biggio全季162場比賽未擊出一支雙殺打,寫下大聯盟的新紀錄。太空人於1998年再打出102勝60負的隊史最佳成績,蟬連中區冠軍,不幸在季後賽第一輪被教士擊倒。1999年,太空人拼戰至季賽最後一天才擺脫紅人,三連霸國聯中區,可惜在季後賽又被勇士屠殺。同一年,太空人隊史上首度出現兩位20勝以上的投手,Mike Hampton(22-4)與Jose Lima(21-10)。

在21世紀的第一年,太空人揮別了太空巨蛋球場,搬至嶄新的戶外球場--少女球場(Minute Maid Park,原名Enron Field),太空人在這一年締造了多項隊史紀錄,如全隊全壘打數(249)、打點(900)與得點(938),Bagwell也以全季47支全壘打,152分得點刷新紀錄,捕手Tony Eusebio更連續24場擊出安打改寫太空人紀錄。2001年,太空人第四度奪下中區冠軍,Craig Biggio成為球隊第一位擊出2000支安打的球員。在季後賽第一輪中,太空人第三度不敵勇士巨斧,被阻於國聯冠軍賽門外。球季結束後,Dierker辭去總教練一職,由Jimy Williams接替,太空人於2002年屈居分區第二,無緣進入季後賽。休士頓球迷依舊在期待太空人早日擺脫季後賽第一輪被淘汰的宿
命,奪下國聯冠軍,進而飛進世界大賽。

辛辛那提紅人隊的介紹


辛辛那提紅人隊

談到美國職棒不提辛辛那提紅人隊就好像談到美國不提華盛頓總統一樣,咦?這...是什麼比喻?身為棒球史上第一支職業球隊,紅人隊在美國職棒史上自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要介紹各隊歷史不把它放在前頭介紹好像說不過去吧。

西元1869年6月1日,Cincinnati Red Stockings(辛辛那提紅長襪隊)與Mansfield Independents(獨立隊,有人知道Mansfield在哪裡嗎?)進行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場職棒比賽,開啟了職業棒球的新紀元,同時也將職業運動搬上世界舞台。附帶一提的是,那場比賽紅長襪隊以48-14痛宰獨立隊。在1869到1870年間,紅長襪隊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創下連贏130場的紀錄(但在官方認可的紀錄中為連勝57場)。由於Red Stockings名稱太長,就有人將其簡寫為Reds,後來就變成正式的隊名,至紅人隊與其他七個球隊在1876年共組國家聯盟,開始聯盟內的正規季賽。1880年由於國聯主席Hulbert以非常嚴格的手段端正"棒風",紅人隊因為在球場賣酒而被趕出國聯另組美國協會,直到1890年才又重返國聯。而當年的八支球隊,目前只有紅人與芝加哥小熊仍存在國家聯盟中(其他城市已非當年的球隊了)。

1901年,投手Harley Parker單場被擊出26支打,失21分,寫下國聯最慘的紀錄。1902年,紅人遷至一個現代化鋼筋水泥結構的球場取代在1900年遭到回祿之災的主球場。1912年,紅人第三個新家Redland Field 啟用,紅人在開幕戰以10-6擊敗小熊隊。1917年,紅人與小熊隊的一場比賽中,兩隊先發投手聯合創下大聯盟惟一一場前九局兩隊無安打的比賽,堪稱是史上最偉大的一場投手戰,紅人後來在第十局以1-0取勝。1919年,成立了半世紀之久的紅人隊終於奪得隊史第一個世界冠軍,但對手白襪隊有8名球員在一年後公開承認他們接受賭徒賄款,而在比賽中放水,使得這一個冠軍盃蒙上一層陰影。這也是世界大賽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黑金事件,8名球員被聯盟判決終身禁賽。然而紅人球員及球迷仍堅信即使沒有放水,他們還是會擊敗芝加哥白襪隊。
紅人隊在1934年被廣播鉅子Powel Crosley收購,他隨即將球場改名為Crosley Field(將球場以自己的姓氏為名,是當時各球團老闆普遍的做法)。1935年,Powel Crosley說服大聯盟和其他球團老闆在Crosley Field舉行夜間比賽,以吸引更多球迷。大聯盟史上第一場夜間球賽就在當年5月24日舉行,紅人以2-1擊敗費城人隊。1938年,投手Johnny Vander Meer連續投出兩場無安打比賽,創下大聯盟紀錄。1939年,紅人進軍世界大賽,距上一次晉級已有20年之久了,可惜敗給世界大賽常勝軍洋基隊。次年,成軍以來首度拿到100勝的季賽成績,再次進入世界大賽,並以4勝3敗力擒底特律老虎隊奪得第二個世界冠軍。

1941年到1960年間紅人又陷入低潮期,大半數的球季勝率不到五成。1956年新人Frank Robinson擊出38支全壘打,寫下大聯盟新人紀錄,同時贏得紅人隊第一個國聯年度新人獎。1961年,球團轉售給新老闆Bill DeWitt,也為紅人帶來新的氣象,奪得國聯錦標,但在世界大賽中見負於洋基隊。Frank Robinson則以3成23打擊率,37支全壘打和124分打點贏得國聯MVP。

70年代的紅人隊展露前所未有的打擊火力,球評均以紅色機器(Big Red Machine)稱呼。1970年,新球場Riverfront Stadium啟用,紅人也帶著102勝60敗的戰績闖入世界大賽,這是世界大賽首次在人工草皮球場進行,可惜紅人功虧一匱,敗給巴爾的摩金鶯隊。捕手Johnny Bench獲得當年的國聯MVP。1972年,紅人捲土重來,與奧克蘭運動家隊展開七場殊死戰,紅人在1敗3勝後連勝兩場,但在決定性的第七戰以2-3落敗,再度與冠軍擦身而過。Johnny Bench則贏得個人第二個國聯MVP。1975年的紅人隊戰力達到顛峰,季賽108勝創下隊史紀錄,紅人也未讓球迷失望,在世界大賽力克紅襪隊,贏得隊史第三個世界冠軍。1976年,紅人延續前一年的戰力,在季後賽先打沉海盜隊,再擊潰洋基隊,以全勝紀錄連莊世界冠軍。二壘手喬摩根(Joe Morgan)連續兩年獲選為國聯MVP。

1985年,紅人強棒彼得羅斯(Pete Rose)超越老虎隊Ty Cobb的4191支安打,成為大聯盟最多安打紀錄保持人,他在1986年更將這項紀錄推進至4256支。1988年,投手Tom Browning在對道奇的比賽中,投出紅人在隊史上唯一的一場完全比賽,以1-0完封道奇。1990年,紅人以91勝71敗成績晉級世界大賽,碰上衛冕的奧克蘭運動家隊,紅人隊演出世界大驚奇,4戰全勝橫掃專家一致看好的運動家隊,贏得隊史第五座世界冠軍。1995年紅人再次打入季後賽,但敗在勇士隊斧下。1999年,紅人單場轟出9支全壘打,以22-3大敗費城人隊,寫下大聯盟的新紀錄。2000年球季開打前,紅人用罕見的大手筆以4名球員向西雅圖水手隊交易得來強打小葛瑞菲(Ken Griffey Jr.),期望能帶領其故鄉球隊贏得第六座世界冠軍,可惜2001及2002年球季紅人勝率未達五成,與季後賽無緣。2003年,紅人新家"大美國球場"(Great American Ball Park)落成啟用,取代使用長達32年的Cinergy Field(原名Riverfront Stadium),成為紅人隊自1900年後第五個主球場。

芝加哥小熊隊的介紹


芝加哥小熊隊

位於美國中西部大城的芝加哥小熊隊是大聯盟中第二元老的球隊(最老的是紅人隊),隊史可遠朔至1874年的芝加哥白長襪隊(White Stockings),當時隸屬於國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1876年國家聯盟成立,白長襪隊即為創始的八個球隊之一,同時拿下國聯的第一屆冠軍。1897年以36-7擊敗路易維爾隊,創下隊史最高得分紀錄。

進入20世紀的白長襪隊,陸續更換過白長襪(White Stockings),小馬(Colts),孤兒(Orphans)等隊名,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名稱,直到1902年一名報社記者在報上的專欄使用了小熊(Cubs)的暱稱而廣受球迷歡迎,於是在1907年小熊便成為正式的隊名。1906年的小熊隊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強的球隊,創下大聯盟季賽最多116勝的記錄,同時與同屬芝加哥市的白襪隊(White Sox)在世界大賽中對壘,這也是世界大賽歷史上第一次在同一城市舉行,可惜小熊以二勝四負落敗。1907年再度進軍世界大賽,擊敗底特律老虎隊,贏得隊史第一個世界冠軍。1908年又一次拔掉虎爪,成為史上第一支連莊世界冠軍的球隊。小熊此後再也沒有嚐過世界冠軍的滋味,也是職棒史上的一項記錄。同一年,投手"三指"布朗(Mordecai "Three-Finger" Brown)季賽贏得29勝,至今仍是隊史記錄。

1916年,主球場遷至Weeghman Park(後來改名為Wrigley Field)一直使用至今,是大聯盟現役中第二古老的球場(最老的球場是波士頓的芬威球場Fenway Park)。1917年在與紅人隊的一場比賽中,兩隊先發投手聯合創下大聯盟惟一一場前九局兩隊無安打的比賽,紅人後來在第十局以1-0取勝。1918年在世界大賽中遭遇名將貝比魯斯(當時還是投手)領軍的紅襪隊,被紅襪悶死。

1920年,口香糖大亨瑞格里(William Wrigley,即是箭牌口香糖老闆)買下小熊隊,並將球場改名為小熊球場(Cubs Park),1926年再更名為瑞格里球場(Wrigley Field),同時增建第二層看台,將座位增加至40000席。1929年,Wrigley FieldWrigley Field首度舉辦世界大賽,可惜小熊以1-3敗給費城運動家隊。小熊當年雖有Rogers Hornsby(國聯MVP,打擊率.380)、Hack Wilson(打擊率.345)和Kiki Cuyler(打擊率.360)等名人堂強棒火力支援,仍然不敵運動家隊,再度與世界冠軍擦身而過。

1930年,外野手威爾森(Hack Wilson)創下單季191分打點的大聯盟最高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1932年又打入世界大賽,卻過不了洋基這一關。同一年,老闆William Wrigley過世,兒子P.K.Wrigley繼承球隊擁有權,他開始構思如何重建瑞格里球場成為他心目中理想的球場。1937年,球場增建了外野看台及新的計分板,並在全壘打牆上種上著名的長春藤,一直使用至今日,成為球場的一大特色。1938年再度於世界大賽中負於紐約洋基隊。1945年是小熊最近一次晉級世界大賽,纏鬥至第七戰仍不敵底特律老虎隊的利爪。

小熊在進入50年代後似乎陷入低潮,一直無緣進入季後賽,但球員仍有一些優異表現。1955年,投手瓊斯(Sam Jones)對海盜隊投出無安打比賽,成為小熊第一位投出無安打比賽的投手。

1957年,菜鳥投手Dick Drott在對勇士隊的比賽中,三振15人次,包括強打漢克艾倫(Hank Aaron) 的三次三振。1959年,"小熊先生"(Ernie Banks)成為國聯第一位連續兩年得到聯盟MVP的球員。1960年,老闆P.K.Wrigley大膽的採用教練團制取代總教練制,試圖振興小熊隊,小熊卻在1962年以破記錄的120敗來證明這項政策的失敗。1965年10月,Leo Durocher被任命為總教練,結束小熊隊五年的教練團制度。"小熊先生"(Ernie Banks)於1971年退休,生涯共擊出512支全壘打,並在三年後入選棒球名人堂。1975年,Rick與Paul Reuschel成為史上第一對兄弟檔投手
聯手完封道奇隊(7-0)。

來到80年代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小熊易主,新東家是芝加哥論壇報。小熊宛如脫胎換骨一般,於1984年打入季後賽(1945年後第一遭),同時觀眾突破兩百萬人次,二壘手雷恩山伯格(Ryne Sandberg)獲選國聯MVP,投手Rick Sutcliffe則以16勝1敗贏得國聯賽揚獎。1988年,芝加哥市議會終於通過允許有限場次的夜間比賽,於是在8月8日舉行瑞格里球場第一場夜間球賽,卻因雨中斷。正式的夜賽延至8月9日才完成比賽,小熊以6-4擊敗大都會隊。1989年,小熊再度晉級國聯冠軍賽,被巨人隊以4勝1負擊敗。

90年代的小熊明星輩出,二壘手Ryne Sandberg在1990年連續123場比賽無失誤創下大聯盟紀錄,同時也以40支全壘打在國聯稱雄。1992年,投手麥達克斯(Greg Maddux)以20勝11敗得到國聯賽揚獎,開始展現其巨投的風采。1993年,前一年才由芝加哥白襪隊交易得來外野手索沙(Sammy Sosa)以33支全壘打,36次盜壘成為第一個達到30/30的小熊隊球員。1994年,Sosa繼續保持30/30的成績,同時擊出隊史第10000支全壘打。1995年,小熊贏得隊史第9000場勝利,遠超過其他城市的任何一個職業球隊。1997年,Ryne Sandberg宣佈退休,生涯總共擊出277支全壘打,是大聯盟史上全壘打最多的二壘手。1998年,菜鳥投手Kerry Wood單場投出20次三振,追平大聯盟紀錄,同時獲選國聯年度最佳新人,是隊史上第一位獲得此一獎項的投手。Sosa擊出66支全壘打僅次於紅雀的McGwire(70支), 並獲得國聯MVP。攻守俱佳的小熊隊打入季後賽,但在第一輪被淘汰。不幸的是,小熊兩位名人堂播報員Harry Caray和Jack Brickhouse均在這一年過世,尤其Harry Caray在第七局中場休息時帶領球迷高唱棒球歌的獨特歌聲,留給小熊迷無限的回憶。1999年,Sosa持續他的打擊火力, 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個連續兩年擊出60支以上全壘打的球員。

經過2000年的沉寂(65勝97敗),2001年小熊再度出擊,戰績88勝74敗,而且整個球季未讓對方投手完投九局,是大聯盟史上第一隊。而投手群聯手締造1344次三振,也創下大聯盟新紀錄。投手Jon Lieber在對紅人隊的比賽中,只面對27人次的打者,投出78球,被擊出一支安打,完封對手,他在該球季對紅人的戰績為5勝0敗。2002年,在小熊與游騎兵隊的跨聯盟比賽中,Sammy Sosa,Fred McGriff,Rafael Palmeiro和Juan Gonzalez同時出場,是大聯盟史上第一場同時有四位球員全壘打超過400支的比賽。另外在對釀酒人隊的比賽時,Mark Bellhorn成為史上第一人在同一局內以左右開弓各擊出一支全壘打。Sosa在球季中也擊出生涯第499支全壘打,同時是全隊第200支,隊史上第三次全隊有200支以上的全壘打。出色的打擊記錄卻對戰績沒有幫助,僅以67勝95敗結束2002年球季。

費城費城人隊的介紹


費城費城人隊



費城人隊也是美國職棒史上相當古老的一支球隊,它的前身是1880年成軍的烏斯特紅腿隊(Worcester Ruby Legs),這個球隊在1882年瀕臨解散邊緣,於是當時的國家聯盟將其遷到費城,改名為費城人(Phillies),一直使用至今,是大聯盟中最古老的隊名。


費城人在1883年正式成軍,第一年的98場比賽僅贏得17場。1885年,投手Charlie Ferguson投出隊史上第一場無安打比賽,他在費城人四個球季共獲得99場勝投,卻不幸在25歲時感染傷寒而過世。1888年,名人堂強打Ed Delahanty加入費城人隊,他在大聯盟的16年生涯中,有3年打擊率超過4成(1894、1895、1899),並在1899年以4成10打擊率贏得聯盟打擊王,生涯打擊率3成46,在大聯盟排名第四。1894年,另一位名人堂外野手Billy Hamilton締造了單季192分得點的紀錄,至今仍是大聯盟第一。雖然隊中有這些名人堂好手助陣,費城人在19世紀卻從未贏過國聯冠軍。


1901年,美國聯盟成立,許多國聯球員紛紛跳槽,費城人也大量失血,由1901年的第二名滑落至1904年的墊底球隊,並首嚐隊史上第一次100敗的戰績(52-100)。1908年的球季末期,一位剛從小聯盟上來的菜鳥投手Harry Coveleskie在5天之內打敗巨人隊三次,也粉碎了巨人的冠軍夢,因而獲得"巨人殺手"的封號。在成軍33年後,費城人在1915年終於贏得第一個國聯冠軍,首度進軍世界大賽。雖然名人堂投手Pete Alexander(31-10,ERA1.22,當年聯盟第一,生涯373勝,大聯盟第三)為費城人取得第一勝,但接著被美聯的紅襪隊連贏四場,而錯失世界冠軍。Alexander在隨後兩年依舊犀利,分別贏得33勝及30勝,但費城人在國聯僅能屈居第二,與冠軍無緣。隨著Alexander被交易至小熊隊,球隊戰績更是一落千丈,勝率跌至5成以下。


1920-1930年代隊費城人而言是十分難堪的年代,球隊7度在國聯墊底,有八個球季勝率不到4成。1932年,費城人78勝76敗,是自1918至1948年間唯一勝率超過5成的一年。外野手Chuck Klein則在同一年獲得隊史上第一個MVP,並在1933年以3成68打擊率,28支全壘打,120分打點勇奪國聯打擊三冠王。1935年,費城人在辛辛那提與紅人進行史上第一場夜間比賽,費城人以1-2敗給紅人。1938-1942年,球隊連續五年輸球100場以上,更在1941年創下111敗的隊史紀錄,是費城人史上最淒慘的一段時間。1942年,球團易主,新老闆Bob Carpenter力圖振興球隊,成立15支小聯盟球隊來培養新人,並由球迷票選出藍鳥(Blue Jays)作為新隊名,不過改名的行動卻始終沒有付諸實施。


由小聯盟培養的新血逐漸在大聯盟展露頭角,費城人在1949年打出81勝73敗的成績,在國聯排名第三。1950年,費城人以91勝61敗一舉奪下國聯冠軍,投手Jim Konstanty以季賽16勝及22次救援成功,獲選為國聯MVP,是第一位以救援投手身分獲得這項大獎的球員。費城人在世界大賽中不敵聲勢如日中天的洋基隊,四戰皆墨,仍與世界冠軍無緣。1957年,菜鳥投手Jack Sanford投出19勝8負的佳績,獲選為國聯最佳新人,是隊史上的第一位新人王。


費城人在1950年的成功猶如曇花一現般的消逝,1958到1961年,球隊再度淪為墊底隊伍。1964年,投手Jim Bunning對紐約大都會投出完全比賽,是國聯自1880年以來第一場完全比賽,他同時也是第一位在美聯(1958年老虎隊)與國聯均投出無安打比賽的投手。費城人在同一年領先了大半球季,卻在9月連輸10場比賽,而將冠軍拱手讓給紅雀隊,失去晉級世界大賽的機會。


1971年,費城人遷至嶄新的老兵球場(Veterans Stadium),也為球隊帶來新的氣象。1972年,由紅雀交易得來的投手Steve Carlton以27勝10負為自己及費城人贏得第一座投手賽楊獎,而當年費城人的成績只有59勝!他同時投出310次三振,是費城人第一個單季300次三振的投手。次年,Danny Ozark接掌了總教練一職,開始將費城人轉為國聯的一支勁旅。1976年,費城人首次打出101勝61敗的成績,拿下東區冠軍,進入季後賽,但在國聯冠軍賽中遭紅人淘汰。三壘手Mike Schmidt連續三年(1974、1975、1976)奪下全壘打王。費城人在1977年再以101-61的成績重返季後賽,卻不敵道奇隊,Carlton第二次贏得賽楊獎。1978年,費城人在東區三度稱王,但又三度在季後賽中讓球迷心碎。


在經歷了70年代末期三次季後賽的洗禮,費城人終於在1980年的國聯冠軍賽擊敗太空人隊,進軍世界大賽,與同樣在1976-1978年三度在美聯冠軍賽敗北的皇家隊爭冠。費城人技高一籌,以4勝2敗贏得隊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三壘手Mike Schmidt獲得國聯MVP及世界大賽MVP雙料殊榮,投手Carlton則是拿下第三個賽楊獎。他在1982年再以286次三振與23勝傲視整個大聯盟,奪下第4座賽楊獎。1983年,費城人再度拿下國聯冠軍,朝第二個世界冠軍邁進,不幸遇到金鶯擋道,以1勝4負飲恨而歸。Carlton在球季中贏得生涯第300勝,另一位投手John Denny則獲得國聯賽楊獎。Steve Carlton於1988年自雙城隊退休,生涯三振次數4136次,僅次於Nolan Ryan。


進入90年代後,費城人在1993年再放異采,以97勝65敗打入季後賽,並以4勝2負力克強敵勇士隊,贏得隊史第五個國聯冠軍,巨投Curt Schilling獲選為冠軍賽MVP,但在世界大賽中遇到另一隻藍鳥擋道,兩隊在激戰六場後,費城人不幸落敗。由於球隊實力堅強,費城觀眾人數在當年首次突破3百萬人次,但費城人隨後數年又陷入低潮,戰績在5成以下遊走。1997年,投手Curt Schilling以319次三振寫下國聯右投手的新紀錄,他在1998年又投出300次三振,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五位連續兩年有300次三振的投手。三壘手Scott Rolen則在1997年為球隊贏得第三個最佳新人獎。


2000年球季費城人打出65勝97負的成績,又再度令球迷失望,但另一件消息則讓費城市民振奮,費城將興建一座新的球場取代老舊的老兵球場,新球場預定在2004年啟用。2001年,前費城人隊球員Larry Bowa接掌總教練,並將球隊成績提昇至86勝76敗,位居分區第二。雖然2002年的戰績又滑落至分區第三,但費城人依然是國聯東區不容忽視的一支勁旅,費城球迷也期盼他們能再為費城贏得第二個世界冠軍,為新球場增添一份光彩。

亞特蘭大勇士隊的介紹


亞特蘭大勇士隊

亞特蘭大勇士隊在國內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大概是和他們自1991年起即成為國聯最強的勁旅有關。勇士在1991年鹹魚翻身,從前一年的倒數第一到打入世界大賽,此後十幾年,除了1994年球員罷工,2000年和2002年在第一輪被淘汰之外,從未在國聯冠軍賽中缺席,可說是90年代最偉大的球隊。

早在1871年國家協會成立時,波士頓紅長襪隊(Red Stockings)即是其會員之一,由於總教練及陣中三名球員來自辛辛那提紅長襪隊(現在的紅人隊),故也將隊名取為紅長襪,他們同時拿下1872-1875的國協冠軍。1876年,國家聯盟取代國家協會,紅長襪隊加入國聯,成為8個創始球隊之一,並在1877與1878兩年連莊國聯冠軍。1883年,為了與辛辛那提紅長襪隊有所區別,遂將隊名改為吃豆人隊(Beaneaters,翻成這樣好像太直接了?)。1907年吃豆人隊以新老闆杜維(Dovey)兄弟為名,更名為鴿隊(Doves,翻成多分隊也不錯)。1912年,棒球名人
JohnMontgomery Ward買下鴿隊,同時命名為勇士隊(Braves)。

勇士在1900年代初期戰績並不出色,多在5成以下游走。1914年,勇士在球季前22場比賽僅贏4場,到球季後段突然有如神助,從谷底翻身擊敗巨人登上國聯王座,"神奇勇士"(Miracle Braves)並在世界大賽中橫掃費城運動家隊,贏得隊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勇士在隨後幾年多次易主,戰績也排名在國聯的後段班。1935年,全壘打王貝比魯斯(Babe Ruth)來到勇士隊,僅出賽28場便宣佈退休,生涯全壘打數714支,居大聯盟之冠。1936年,勇士經球迷投票改名為蜜蜂隊(Bees),但使用了5年後便改回勇士隊。1948年勇士重返世界大賽,與印地安人隊激戰6場後落敗。

勇士隊在波士頓的表現不如另一支球隊--紅襪隊出色,球迷也逐漸流失,老闆Lou Perini於是在1953年決定將勇士遷移至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勇士在密爾瓦基的第一年即吸引破紀錄的1,826,297名球迷到場看球,投手Warren Spahn以23勝,2.10自責分率稱霸大聯盟。1954年,因外野手Bobby Thomson在春訓時受傷,迫使勇士找來一位年輕小將替補:漢克艾倫(Hank Aaron),艾倫在1956年即以.328打擊率贏得國聯打擊王。有了巨炮的強大火力再加上多年來的辛苦耕耘,勇士終於在1957年登上國聯王座,並與洋基在世界大賽中大戰7場後,抱回第二個世界冠軍。投手Warren Spahn以21勝11敗贏得最佳投手賽揚獎,漢克艾倫擊出聯盟最多的44支全壘打和132分打點獲選國聯MVP。次年勇士繼續蟬連國聯冠軍,又在世界大賽中與矢志復仇的洋基決戰,勇士不能把握前四戰三勝一負的優勢,被洋基連勝三場而痛失世界冠軍。1959年,勇士與道奇在季賽中戰績相同,必須加賽分出高下,勇士不幸連輸兩場而失去晉級世界大賽的機會。漢克艾倫以3成55打擊率榮登聯盟打擊王。然而勇士在密爾瓦基的觀眾人數卻隨著勇士不再進入季後賽而逐年減少,到了1965年,全年球迷人數僅有55萬人,球團最後決定遷至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結束在密爾瓦基13年的歲月。

1966年是勇士隊在亞特蘭大的第一年,雖然在國聯排名第五,但吸引了150萬亞特蘭大的球迷。1969年,國聯開始分為東西兩區,勇士奪得西區冠軍,但在國聯冠軍賽中敗北。1971年,漢克艾倫擊出生涯第600支全壘打,捕手Earl Williams則轟出33發,創下勇士新人紀錄,同時獲選為當年最佳新人獎。1974年,漢克艾倫打破貝比魯斯714支全壘打紀錄,成為新的全壘打王。(艾倫在1976年退休,全壘打的最終紀錄為755支)1975年,電視鉅子Ted Turner(即CNN的老闆)買下勇士隊,但仍無法擺脫勇士在整個70年代積弱不振的命運。

1982年,在兩屆國聯MVP(1982,1983)外野手Dale Murphy的領軍下,勇士擺脫道奇的糾纏,取得分區冠軍,但在國聯冠軍賽中遭紅雀隊擊敗。1986年,一壘手Bob Horner單場擊出4發全壘打,成為大聯盟史上第11人,但勇士仍以8-11輸給博覽會隊。1984-1990年,勇士勝率均未達五成,並在1988-1990連續三年敬陪末座。外野手Dave Justice則在1990年為勇士抱得一座年度最佳新人獎。

90年代的勇士從1991年起大放異彩,在季賽中從落後道奇9.5場勝差,一路狂奔到以1場勝差氣走道奇,奪下西區龍頭寶座,又在國聯冠軍賽中以4勝3敗力擒海盜,晉級世界大賽,與雙城隊鏖戰至第七戰的第10局,方以1分飲恨。勇士三壘手Terry Pendleton獲選國聯MVP,投手葛拉文(Tom Glavine)贏得賽揚獎,總教練考克斯(Bobby Cox)則獲頒年度最佳教練。1992年,勇士再度以4勝3敗擊退海盜,闖入世界大賽,但遭多倫多藍鳥隊啄碎冠軍夢,藍鳥隊成為第一支非美國的世界冠軍隊。1993年球季,勇士與巨人激烈拼戰至季賽最後的一天,方以104勝三連霸西區冠軍,但在國聯冠軍賽中敗給費城人隊。巨投麥達克斯(Greg Maddux)贏得個人第二座,也是在勇士隊的第一座賽揚獎。1995年,Maddux以客場18連勝寫下大聯盟新紀錄,同時以19勝2敗,1.63自責分率,連續第四年贏得賽揚獎。勇士在世界大賽中擊倒印地安人,奪下隊史第三座世界冠軍,也成為第一支在三個不同城市(波士頓、密爾瓦基、亞特蘭大)拿到世界冠軍的球隊。次年,勇士在衛冕之路上又遇洋基擋道,在世界大賽中先勝2場,接著4連敗喪失連莊的機會。投手史摩茲(John Smoltz)加入Glavine與Maddux的行列,贏得國聯賽揚獎。1997年勇士的新球場--透納球場(Turner Field)開幕,勇士延續1991年以來的氣勢,以101勝取得分區冠軍,連續第6年打入國聯冠軍賽,但不敵馬林魚的利牙。1998年勇士打出106勝56敗的隊史最佳成績,卻再度於國聯冠軍賽中敗北。Glavine獲選為國聯最佳投手,抱回個人第二座賽揚獎。1999年是勇士在90年代第八度打入國聯冠軍賽,第五度晉級世界大賽,不幸遭到美聯霸主洋基隊橫掃出局。三壘手瓊斯(Chipper Jones)獲選國聯MVP。

進入21世紀的勇士隊依舊繼續稱霸國聯東區,但在2000年季後賽第一輪即被紅雀啄傷,是自1991年以來首次在國聯冠軍賽中缺席。二壘手Rafael Furcal直接自小聯盟A級球隊跳級至大聯盟,以2成95打擊率及刷新隊史菜鳥紀錄的40次盜壘獲得年度最佳新人。勇士在2001年重返國聯冠軍賽,卻被響尾蛇擊退。2002年,勇士在季賽取得101勝,總教練Bobby Cox成為國聯第一位有5個球季達到100勝以上的教頭。巨投Maddux則是第一位連續15個球季有15勝以上紀錄的投手,同時連續13年獲得金手套獎。勇士在季後賽第一輪中遭巨人阻斷國聯冠軍賽之路,無緣問鼎他們在21世紀的第一個國聯冠軍錦標。

紐約洋基隊球員的圖片























這是一些洋基球員的圖片 。





聖路易紅雀隊的介紹


聖路易紅雀

創始於1882年

世界冠軍次數: 10 (1926,1931,1934,1942,1944,1946,1964,1967,1982,2005)
國內的球迷可能對聖路易紅雀隊較為陌生,但對美國人而言,位於密蘇里州的聖路易市可是一個鼎鼎有名的棒球城市呢!

聖路易市的第一支職棒球隊其實不是紅雀隊,而是在1876年成軍的棕襪隊(Brown Stockings),但是這支球隊僅維持了兩年,便因為老闆Lucasup醜聞案纏身而在1878年解散。1881年,運動家球場俱樂部(Sportsman's Park andClub)組成了聖路易布朗隊(St.Louis Browns),並加入甫成立的美國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這支球隊即是今日紅雀隊的前身。美國協會後來在1891年解散,布朗隊隨即於1892年加入國家聯盟(National League)。

1898年魯賓遜兄弟買下了布朗隊,並將球隊更名為Perfectos(一種雪茄名稱)同時改穿十分醒目的紅色球衣及球襪。後來一位地方報社的體育記者因聽到一女球迷對這些球員讚嘆:"好可愛的紅雀身影(What a lovely shade of cardinal)",而在其專欄上使用紅雀(Cardinals)這個暱稱來稱呼球隊,並獲得廣大球迷的迴響。球團便在1900年從善如流地將球隊改名為紅雀隊,同時主球場Sportsman's Park亦更名為聯盟球場(League Park),這就是紅雀隊名的由來。

紅雀在加入國聯後戰績一直不理想,球團也數度易手,到了1920年,新總裁兼最大股東Sam Breadon決定要有一番作為,他首先賣掉主球場以換取更多資金,並由副總裁兼總經理Branch Rickey在德州成立第一支農場球隊(二軍),以培植新人。這個策略果然奏效,紅雀在有了資金及新血的挹注下開始振翅高飛,1926年在名將羅傑宏斯比(Rogers Hornsby)的領軍下,贏得隊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

1942年的紅雀隊以全隊球員平均年齡不到27歲的年輕陣容,擊敗強敵洋基隊,贏得世界冠軍,也被譽為是史上最偉大的球隊之一。1944年紅雀連續第三年打入世界大賽,但這次美聯的對手是於1902年來到聖路易市的布朗隊,由於兩隊共用一個主球場Sportsman's Park,所以這一次的世界大賽全部在同一個球場舉行。兩隊投手在六場比賽中聯手創下了92次三振的紀錄,結果紅雀以四勝二負稱冠。在1942至1946這五年間,紅雀四度進軍世界大賽,奪下三次世界冠軍,堪稱是隊史上最輝煌的一刻。

1952年底,Anheuser-Busch, Inc.(布許啤酒公司,百威啤酒即是其旗下最著名的品牌)買下了紅雀隊,也同時從布朗隊手中買下Sportsman's Park球場,並在1953年球季結束後改建為布許球場(Busch Stadium)。布朗隊則移師巴爾的摩,成為今日的金鶯隊。布許球場一直使用至1966年才由新的布許紀念球場(Busch Memorial Stadium)所取代。

經過50年代的沉寂,紅雀進入60年代再度高飛,先在1964年世界大賽啄傷洋基,再於1967年扯碎波士頓紅襪,名人堂外野手Lou Brock創下在世界大賽中成功盜壘七次的新紀錄。投手鮑伯吉布森(Bob Gibson)榮獲這兩次世界大賽MVP。1968年世界大賽紅雀遭遇底特律老虎隊,Lou Brock再度以盜壘七次追平自己的紀錄,賽揚獎投手Bob Gibson則是在第一戰中單場三振對手17人次,締造世界大賽紀錄。可惜紅雀以三勝四負不敵虎爪。

1970年布許紀念球場換上人工草皮,以迎接70年代的來臨。1971年喬托瑞(就是現在的洋基總教頭Joe Torre)開始在紅雀隊展露頭角,以3成63打擊率榮登國聯打擊王,同時當選聯盟MVP。巨投Bob Gibson則在1974年達到三振3000人次的里程碑,是大聯盟史上第二位達到此紀錄的投手。紅雀在這一年還與紐約大都會隊打了一場25局的比賽,成為大聯盟史上最長的夜間比賽。Bob Gibson於1975年退休,17年職棒生涯均奉獻給紅雀隊,他在1981年入選大聯盟名人堂。1979年Lou Brock擊出生涯第3000支安打,同時創下938次盜壘的大聯盟紀錄。另一隻紅雀Templeton在同一年以右打100支安打,左打111支安打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位左右開弓安打均有100支以上的球員。

80年代又是另一個令人雀躍的年代。1982年,Joe McDonald在球季中臨危受命,接替Whitey Hernog執掌兵符,果然使紅雀一飛沖天,第13度晉身世界大賽,以4勝3負擊倒密爾瓦基釀酒人隊,奪得隊史上第9個世界冠軍(在大聯盟史上僅次於洋基的26次),也是最近一次冠軍。1984年,全隊以220次盜壘創新隊史紀錄,他們也是自1916年聖路易布朗隊後第一支連續三年盜壘超過200次的大聯盟球隊。1985年,與同屬密蘇里州的堪薩斯皇家隊爭奪世界冠軍,又被稱為"70號州際高速公路大戰"(兩城市均位於70號高速公路上)。1986年,"游擊區的巫師"Ozzie Smith連續七年獲得金手套獎。1987年,以全季3,072,122球迷人次傲視大聯盟各隊,但在世界大賽中以3勝4負敗於明尼蘇達雙城隊。1988年,全能球員Jose Oquendo成為1918年以來國聯第一位九個防守位置(包含投手)都待過的球員。1989年,球團老闆August A. Busch Jr.以90高齡過世,為80年代劃下一個悲傷的句點。

進入90年代的第一件大事是喬托瑞(Joe Torre)在1990年八月被任命為總教頭。紅雀該年卻在國聯東區墊底,為1918年以來最差的的一年。1991年,"巫師"Ozzie Smith寶刀未老以國聯游擊手最少的八次失誤贏得第12個金手套,紅雀由前一年的墊底球隊躍升至分區第二名,但仍與季後賽無緣。1995年球季結束後,紅雀易主,新東家也請來名教練東尼拉魯薩(Tony La Russa) 擔任總教頭。布許球場改為天然草皮球場,期望能為紅雀帶來一番新氣象。果然在1996年紅雀再度打入季後賽,可惜在國聯冠軍賽中被亞特蘭大勇士隊的利斧砍死。紅雀投手群在本球季中創下1050次三振的隊史紀錄。Ozzie Smith也在這一年宣佈退休,結束19年的職棒生涯,他的一號球衣也同時退休。1997年,巨炮馬奎爾(Mark McGwire)在7月加入紅雀陣容,為紅雀貢獻了24發全壘打。他單季58支全壘打追平大聯盟右打者的最高紀錄,連續兩年轟出五十支以上的全壘打也是自貝比魯斯以來的第二人。1998年是任何大聯盟球迷都無法忘懷的一年,巨炮McGwire在9月8日擊出第62號全壘打,打破Roger Maris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單季61發全壘打大聯盟記錄。他也是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連續三年擊出50支以上全壘打的球員。1997到1999三年,雖有巨炮隆隆作響,紅雀全隊戰績卻乏善可陳,勝率一直在五成上下徘徊。

2000年球季紅雀終於又登上分區第一名的王座,並與第二名有十場勝差。全隊單季235支全壘打也是隊史新紀錄。紅雀第十七度打入季後賽,並在第一輪以三連勝啄斷勇士隊利斧,但卻在國聯冠軍賽中被紐約大都會隊淘汰。2001年紅雀出現一顆閃耀的明日之星--普荷斯(Albert Pujols),這位年僅21歲的國聯年度最佳新人擊出37支全壘打,改寫紅雀的新人紀錄,同時以130分打點締造了國聯的菜鳥紀錄。先發投手莫理斯(Matt Morris)單季22勝的成績則是紅雀自1970年Bob Gibson(23勝)後第一人。紅雀與太空人隊在季賽中並列分區冠軍,但在季後賽第一輪不敵亞歷桑那響尾蛇隊的蛇吻。2002年,紅雀以97勝65負的成績連續第三年在國聯中區稱王,並在季後賽第一輪踩死響尾蛇隊,報了前一年之仇。只可惜於國聯冠軍賽中以一勝四負被舊金山巨人隊射落,仍然無緣敲開世界大賽大門。紅雀教頭Tony La Russa則獲選為年度最佳教練,可謂實至名歸。

大聯盟的一流守備

裡面都是一些大聯盟的一流守備,非常厲害。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各球隊的主場名稱

美聯
巴爾的摩金鷹隊-Oriole Park 卡姆頓碼頭金鶯公園
波士頓紅襪隊-Fenway Park 波士頓芬威球場
芝加哥白襪隊-U.S. Cellular Field 芝加哥美國細胞球場
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J-acobs Field 雅各斯球場
底特律老虎隊-Comerica Park 底特律科梅利卡公園
坎薩斯皇家隊-Kansas City Royals
洛杉磯天使隊-Angel Stadium
明尼蘇達雙城隊-Metrodome
紐約洋基隊-Yankee Stadium
奧克蘭運動家隊-McAfee Coliseum 阿拉梅達縣立體育場
西雅圖水手隊-Safeco Field 西雅圖薩菲科球場
德州游騎兵隊-Ameriquest Field->去年啟用(Ballpark in Arlington阿靈頓球場,遊騎兵主場)
多倫多藍鳥隊-RogersCentre
坦帕灣魔鬼魚隊-Tropicana Field

國聯
亞特蘭大勇士隊-Turner Field
亞利桑那響尾蛇隊-Chase Field
芝加哥小熊隊-Wrigley Field
辛辛那提紅人隊-Ball Park 河濱球場(Cincinnati Riverfront Stadium)
科羅拉多洛磯隊-Coors Field 丹佛庫爾斯球場
佛羅里達馬林魚隊-Dolphin Stadium
休士頓太空人隊-Minute Maid Park 休士頓米尼特美德公園
洛杉磯道奇隊-Dodger Stadium
密爾瓦基釀酒人隊-Miller Park
紐約大都會隊-Shea Stadium
費城費城人隊-Citizens Bank Park
匹茲堡海盜隊-PNC Park-> 匹茲堡三河球場(Pittsburgh Three Rivers Stadium)
聖地牙哥教士隊-PETCO Park
舊金山巨人隊-AT&T Park
聖路易紅雀隊-Busch Stadium
華盛頓國民隊-RFK Stadium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紐約洋基隊的球場

洋基之光的發源地─Yankee Stadium



地 點: The Bronx, New York



啟用年代: 04/18/1923

第一場比賽 1923年4月23日 4:1力克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 Sox)





第一位投手 Bob Shawkey



第一位打者 Chick Fewster



第一位安打 George Burns (Red Sox)



第一支全壘打 Babe Ruth (Yankees)



座 位 57,545 球場尺寸 左外野318英呎, 左外野中點399英呎, 中外野408英呎, 右外野314英呎, 右外野中點385英呎 。



球場小敘:



這個球場有太多太多的歷史和說不完的故事,33個聯盟冠軍,22個世界大賽冠軍,在這個被稱為是 『貝比魯斯蓋的球場』裡,所有黑白的印象頓時活躍了起來。球迷可以站在離鐵馬賈里格(Lou Gehrig)創下連續2130出賽紀錄只有15英呎的地方,本壘板是著名的貝比魯斯和鐵馬向大家告別的地方,三壘的邊線是(Don Larsen)在1956年世界大賽投出完全比賽後(Yogi Berra)擁抱他的地方,外野的牆也喚起了1977年世界大賽第六場(Reggie Jackson)擊出三支全壘打洋基奪冠的記憶。很少,或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球場有比洋基球場有更多的歷史鏡頭了。



球迷從還沒進球場前就可以感到球賽的氣氛,一出地鐵站, 紐約市的感覺馬上湧了過來。整個地區非常擁擠,不過卻有很好的照明。有關棒球的報紙在風中飛舞著,地鐵火車轟隆隆的來去,剛出爐的軟麵包條的味道飄散在空中。 球場裡面則是一片海藍,海藍的座椅和海藍的外野牆,加上挺立的建築把過去和現在的洋基歷史連接起來。

一位球評說過:


把所有曾經發生在這幾面牆裡的往事整理起來,洋基球場不只是美國運動史裡重要的一章,她還是美國歷史裡橫跨將近百年的一個里程碑。

主場優勢:


洋基球場外野的大弧度彎曲的牆對來訪的外野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從右外野中點到右外野部份是一個相當大的弧度,球飛往外野時外野手邊跑要邊注意牆如何轉彎,如果球打到牆上則要小心它反彈的方向。

右外野手必需要有強壯的手臂和飛快的腳程才有辦法防止跑者從二壘跑向三壘去。 距本壘399 英呎的左外野中點俗稱Death Valley,加上距本壘有408 英呎的中外野構成了一個很大的外野空間,所以外野手真的需要一些超人型的選手來當才行,要不然任何一個打到外野漏掉的球都有可能變成一支場內全壘打。 對投手來說,右外野離本壘只有314 英呎,所以投手最喜歡投偏外側的球給左打者打,一打便往另一個方向飛,外野手好處理得很。
本壘後方有很大的界外區,對打者不利,但是在一三壘邊的界外區卻是相當的陡而窄,這對打者則有利多了。

終身號碼:
1 Billy Martin

3 Babe Ruth

4 Lou Gehrig

5 Joe DiMaggio

7 Mickey Mantle

8 Bill Dickey  Yogi Berra

9 Roger Maris

10 Phil Rizzuto

15 Thurman Munson

16 Whitey Ford

32 Elston Howard

37 Casey Stengel

44 Reggie Jackson

波士頓紅襪隊的介紹


波士頓紅襪隊

談起波士頓紅襪隊就不禁令人想到它的主球場,芬威球場(Fenway Park),這個球場除了是大聯盟最老的球場之外,同時以一面聳立在左外野高達37呎的全壘打牆(俗稱綠色怪獸,Green Monster)而聞名。紅襪隊成立於1901年,也是美國聯盟的創始球隊之一,原來隊名叫朝聖者隊(Pilgrims)。1903年波士頓全球報(Boston Global)的老闆泰勒將軍(General Charles Henry Taylor)買下球隊,同一年,朝聖者隊在第一屆世界大賽擊敗匹次堡海盜隊拿下有史以來的第一座世界冠軍。1907年,泰勒將軍將球隊改名為紅襪隊,這個時期的紅襪隊陣中名聲最響的莫過於投手賽揚(Cy Young)了,在他20年的職業生涯中,總共有511場勝投,749場完投,主投7356局,這些記錄至今仍傲視全大聯盟。他也是唯一沒有得過投手賽揚獎的最佳投手(這是個冷笑話,因為賽揚獎就是以他為名的)。

1912年,芬威球場落成啟用。開幕戰湧進了27000名球迷,而紅襪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在延長到11局以7-6擊敗來訪的紐約洋基隊(當時叫高原人隊)。也許是新球場帶來新氣象,紅襪以105勝47負隊史最佳戰績登上美聯王座,進軍世界大賽,再擊敗國聯冠軍紐約巨人隊奪下第二個世界冠軍。1914年,紅襪以八千美金從巴爾的摩小聯盟球隊買來一名捕手,一名投手,及一個能投善打的年輕小將:貝比魯斯(Babe Ruth)。次年,貝比魯斯即投出18勝8敗的佳績,到了1916年,他更進步到23勝12敗,1.75的投手自責分率,並在世界大賽中創下29又3分之2局無失分的紀錄(這紀錄直到1961年才被洋基投手Whitey Ford以32局打破)。紅襪在這段時期也連續拿到1915,
1916,及1918年的世界冠軍。1920年貝比魯斯被交易至紐約洋基隊,憤怒的貝比魯斯對著芬威球場詛咒紅襪隊再也不會得到世界冠軍,這個詛咒似乎成為紅襪至今揮不去的陰影,世界冠軍次數始終停留在五次。

洋基買走貝比魯斯也似乎買去了紅襪在美聯的霸主地位,整個20年代勝率從未超過五成。1933年,紅襪的傳奇人物湯姆尤奇(Tom Yawkey)入主紅襪,開始重建紅襪的雄風。1934年球季紅襪果然重回五成勝率。1939年大聯盟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泰德威廉(Ted Williams)加入紅襪隊,第一年即揮出31支全壘打,並在1941年全年打擊率達到4成06,是最近60年來唯一單季打擊率超過4成的球員。1946年紅襪再度打出104勝50敗的成績進軍世界大賽,但被紅雀4勝3敗啣去冠軍盃,泰德威廉榮獲美聯MVP。1953年6月,紅襪與底特律老虎隊交手,紅襪在第七局狂得17分,外野手Gene Stephens單局三支安打都創下大聯盟紀錄。

1960年9月,老將泰德威廉最後一次上場打擊,並以一支全壘打為自己的職棒生涯劃下完美的句點。他生涯打擊率0.344,大聯盟排名第五,長打率0.634僅次於貝比魯斯,521支全壘打則是排名12。1967年紅襪再度贏得美聯冠軍,晉級睽違21年的世界大賽,巧的是對手又是紅雀隊,同樣又被紅雀以4勝3敗奪去世界冠軍。外野手Carl Yastrzemski以3成26打擊率,44支全壘打,121分打點贏得美聯三冠王和MVP。

到了70年代,紅襪隊勝率從未掉到五成以下。1975年進入世界大賽,與紅人隊纏鬥七場,依然與世界冠軍無緣。菜鳥外野手Fred Lynn表現出眾,成為史上第一人同時贏得美聯MVP及最佳新人兩座大獎。1979年,老將Yastrzemski成為美聯第一位擊出3000支安打和400支全壘打的球員,他自1961年進入紅襪隊,在1983年退休,23年職棒生涯均著紅襪制服,出賽3308場,3419支安打和1844分打點在紅襪隊史上無人能及。

1984年投手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開始在紅襪展露頭角,拿下9場勝投。1986年克萊門斯在對西雅圖水手隊的比賽中,三振對方20次,寫下大聯盟新紀錄,同時奪得美聯MVP及投手賽揚獎。紅襪在當年美聯冠軍賽中奇蹟似的從1勝3敗逆轉擊敗天使隊,但在世界大賽中不敵大都會隊。1988年及1990年紅襪在美聯冠軍賽中均慘遭盛極一時的運動家隊掃地出門,芬威球場仍無法擺脫貝比魯斯的詛咒。克萊蒙斯在1991年以18勝10敗,2.62自責分率贏得第三座賽揚獎,也是他在紅襪隊的最後一個。1995年紅襪再度登上美聯東區王座,但在季後賽第一輪被印地安人隊擊敗,紅襪在季後賽苦吞13連敗。一壘手Mo Vaughn則獲選為美聯MVP。1997年,游擊手Nomar Garciaparra加入紅襪陣容,並以3成06打擊率,209支打,30發全壘打,98分打點獲選為美聯新人王。1998年,在強投馬丁尼茲(Pedro Martinez)加入球隊後,紅襪再度以92勝70敗打入季後賽,並在第一場擊敗印地安人隊,終止季後賽13連敗,可惜之後又三連敗被淘汰。1999年馬丁尼茲以23勝4敗贏得個人第二座賽揚獎,紅襪一路過關斬將打入美聯冠軍賽,但被宿敵洋基隊敲碎晉級世界大賽的希望,總教頭Jimy Williams則獲選年度最佳教練。

進入21世紀的西元2000年,雖然巨投馬丁尼茲蟬連賽揚獎,但無法幫助紅襪連續三年打入季後賽。2001年球季除了日籍投手野茂英雄投出紅襪自1965年以來第一場無安打比賽令球迷振奮外,紅襪在主將紛紛受傷的情況下,戰績開高走低,投手教練Joe Kerrigan在8月接替Jimy Williams擔任總教練一職。2002年初,紅襪換了新東家。在經歷了高層人事異動後,新教練Grady Little帶領紅襪打出93勝69敗的佳績,可惜仍與季後賽無緣,投手馬丁尼茲與Derek Lowe各有20場及21場勝投,是紅襪自1949年以來首度出現兩位投手有20勝以上的紀錄。

波士頓紅襪隊小故事

1901 The Boston Americans 波士頓史上第一場比賽是於1901年4月26日於Baltimore出戰Orioles(與現在的金鶯隊不同,這支Orioles後來於1903年遷往紐約,之後並改名為洋基隊),波士頓的球隊當時叫做Boston Americans,而這場比賽最後是以6比10輸球,爾後七場比賽失掉了71分,但是整季仍然以79勝57敗居美聯第二名。

The Royal Rooters

1904 大概在距今天一百年前,1903年的世界大賽中,紅襪隊(當時叫做朝聖者隊 Pilgrims)尚以一勝四敗落後給匹茲堡(當時的賽制是九戰五勝的), 本來球團有雇一組樂團來演奏唱歌以鼓舞士氣,但是搞到後來卻沒有錢再付給他們,於是不論什麼都好,總比什麼也沒有好,於是一群由非常激動、非常熱情的愛爾蘭裔移民組成的死忠紅襪隊加油團體 - The Royal Rooters就開始在看台上唱起當時的百老匯名曲Tessie,這首簡單又曲調輕快的華爾茲 舞曲真的是非常的受歡迎,當時所有的球迷都一起加入合唱,結果接下來每場比賽,大家都會固定地一同高唱Tessie,於是波士頓在Tessie的助陣之 下,奇蹟似地演出四連勝,奪得了當年的世界冠軍

之後直到The Rooters於1918年解散前,紅襪隊一共贏得了6次聯盟冠軍與5次世界冠軍...
今年,來自波士頓的死忠搖滾樂團Dropkick Murphys推出了全新版本的Tessie單曲,或許也是希望能藉由這首歌神奇的魔力帶領紅襪隊奪下冠軍吧? 該首歌取被MLB收錄成為今年的World Series DVD中的片尾曲。

1912 Fenway Park

全美歷史最悠久的球場非Fenway Park莫屬,Fenway Park建於1912年,之前紅襪隊都是使用租來的Hungtington Avenue Grounds,直到1912年在老板 John Taylor的財力資助下,終於於Fenway區建立了專屬球場 - 芬威球場(Fenway Park)。

1912年4月20日,Fenway Park的第一場比賽,波士頓當地極富野心的政治家Honey Fitz Fitzgerald應邀投出第一球,他的孫子John Fitzgerald Kennedy後來成為史上最著名的美國總統。

當天的比賽是出戰紐約高地人隊(New York Highlander,於1913年改名為Yankees),當天第一局Highlander就取得三分領先,但隨著全場2萬7千名 觀眾的助陣下,紅襪隊在第八局將比數追成6比6平手,之後並打入延長賽,直到第十一局紅襪隊二壘手Steve Yerkes才靠著Tris Speaker的安打,奔 回本壘攻下致勝的一分,以7比6贏得這場比賽。

很可惜的是,這場充滿歷史意義的比賽第二天並沒有登上當地報紙的頭版,為什麼呢?因為,就在同一天,鐵達尼號沉了下去...

1933 Tom Yawkey

Tom Yawkey

不過三十歲的Tom Yawkey於1933年接手成為當時積弱不振的紅襪隊老板,之後他全心全力地奉獻了四十多年的時間,努力經營紅襪隊成為一支常勝軍 ,他獨特的經營眼光與對棒球純真的熱愛,在他主導的四十四年之中,紅襪隊於1946 1967 1975年三度打入世界大賽,成功地將紅襪隊從谷底翻身, 轉變成年年都有奪冠機會的成功球隊,他還將名人堂選手Ted Williams及Carl Yastrezemski帶入紅襪隊中,但是他與其他大聯盟球團老板最不同之 處,是他在球場外亦是真誠地關心、對待他的球員,他以球迷的角度出發並融合經營的觀點,讓他在棒球界中廣受愛戴,Tom Yawkey是個熱愛棒球的 平凡人,同時也是個深諳成功之道的生意人。

為感謝他對於紅襪隊的支持,波士頓於1976年將Fenway Park前的道路改名為Yawkey Way,Tom Yawkey並於1980年被選入棒球名人堂。

1978 Bucky Dent's Home Run

今年在ALCS第七戰開始前,洋基隊請來了老牌洋基球員Bucky Dent來開球,被球評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耍"詛咒"的手段,為什麼呢?因為Bucky Dent對於紅襪隊過去慘痛的歷史也曾經貢獻過一筆,那是發生在1978年10月2日...

當年紅襪隊在新教頭Don Zimmer(後來成為洋基隊的打擊教練,去年在與紅襪隊比賽中發生衝突,被Pedro一把摔在地上)帶領下,季末以99勝63負 的戰績與洋基隊打成平手,兩個死對頭必需於Fenway Park加賽一場,以決定誰能進入季後賽。

洋基隊推出戰績25勝3負的王牌投手Ron Guidry對上紅襪的Mike Torrez,比賽前六局Torrez投得非常精采,完全壓制住洋基的打線,而紅襪在Carl Yastrzemski的全壘打助陣下取得了2比0的領先,直到第七局上半,洋基隊兩出局,兩人在壘,全年一百多場比賽只打出四支全壘打的洋基游擊手 Bucky Dent登場,結果呢?無巧不成書,Bucky Dent竟然揮出一球正好飛過Green Monster,全壘打!3比2,洋基領先,在別的球場這一球只不過是 個高飛必死球,但是,就這麼巧,紅襪隊就因為這一球而失去了當年進入季後賽的機會。

1986 World Series Game 6

1986年十月二十六日,這一天應該是紅襪隊史上最慘痛、最詭異的一天了!

世界大賽第六戰,紅襪隊以三勝二負領先紐約大都會隊,只要再贏一場,紅襪隊就可以打破已經高懸半個世紀的魔咒,比賽進行到十局下半,波士頓 以五比三領先,輪到大都會對進攻,兩人出局,大都會的Gary Carter安打上壘,Kevin Mitchell被叫上來代打(之後他受訪時表示,他當時其實已 經在休息室裏安排飛機回家),Mitchell馬上就從投手Calvin Schiraldi手中敲出一支中外野安打,大都會隊一二壘有人,接下來的Ray Knight面對 了兩好球無壞球,只要再一個好球,波士頓就可以獲得冠軍!

但是,Ray Knight還是擊出了安打,Carter得分,Mitchell到三壘,5比4,Bob Stanley被換上來投球,這時,輪到大都會的Mookie Wilson打擊,同 樣到了兩好兩壞,再一次,波士頓只要再一個好球就可以獲得冠軍,但是Wilson連打了兩個界外球後,Stanley卻投了個暴投,在三壘的Mitchell回 壘得分,5比5,追平了比數,Knight到了二壘。

接下來,好不容易Wilson打了個一壘方向的滾地球,本來這是個再容易不過的慢速球,但是,或許冥冥之中天註定,這一球很神奇地從一壘手Bill Buckner跨下滾了過去,在全場球迷歡呼聲中,Ray Knight從一壘一路奔回本壘得分獲勝,之後紅襪隊在決勝的第七戰以5比8輸給了大都會隊。

在今年奪得世界冠軍之前,大家提到詛咒這回事時必定會提到這一場比賽。

2003 ALCS Game 7

這一天是大頭歐為紅襪隊加油多年來最心痛的一場比賽了,Bill Buckner的漏接?大頭歐那時還在唸國小...Bucky Dent的全壘打?嘿,大頭歐連棒球是什麼都還不知道咧!Babe Ruth的交易?拜托,連大頭歐的老爸都還沒出生呢!只有2003年10月16日這一天,親身經歷紅襪隊潰敗史中最新的一頁,讓大頭歐心痛無比。

2003年10月16日,美聯冠軍戰第七戰,延續第六戰反敗為勝的氣勢,波士頓在第八局下半還以五比二領先,先發的Pedro Martinez 雖然投了七局好球,但是球數已經破百,以他過去的耐力判斷,及從第七局的安打與投球內容,明顯地看出他已經累了,但是,總教練Grady Little仍然讓他繼續站在投手板上。

當時,洋基隊似乎已經面臨被淘汰的命運,甚至連紐約郵報都已經準備好一篇評論闡述洋基落敗的原因,但一切馬上就改觀了,一出局後,Derek Jeter二壘安打 ,Bernie Williams緊接著安打,送回一分,5比3,其實只要再五個出局就結束了,波士頓的牛棚裏有兩個投手早就準備好了,但是,Pedro依然在場上主投。

松井秀喜二壘打,把Williams送到三壘,但是,Pedro依然在場上主投。下一棒Jorge Posada一擊二壘安打打成5比5平手,直到此時,Grady Little才將Pedro換下場,這個遲來的決定最後也導致Little的去職。比賽之後進入延長賽,直到第十一局下半,洋基隊的Aaron Boone,整個季後賽只有一分打點, 打擊率僅.164,面對Tim Wakefield第一球就揮成全壘打,6比5,洋基獲勝....真的是痛死了!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紐約洋基隊的介紹


紐約洋基隊

把時間拉回到1903年,當時的美國聯盟在巴爾地摩有一支瀕臨解散的球隊,於是這兩個人,法蘭克(Frank Farrell)與比爾(Bill Devery),花了一萬八千塊美金將球隊買下並遷到紐約曼哈頓地區。由於當時球隊主球場位於曼哈頓區的最高點,故隊名就叫"高原人隊"(Highlanders)。1912年,隊員首度穿著具有細條紋的球衣出賽,從此成為制服的傳統之一,至今洋基的主場制服仍有這些細條紋。1913年,球場遷至馬球球場(Polo Ground,也是當時紐約巨人隊主場),並正式更名為洋基隊(Yankees)。

洋基在1920年以前其實表現平平,並不起眼。但在1920年發生了一次著名的球員交易,洋基以十二萬五千元美金及三萬五千元芬威球場的抵押貸款向當時有財務危機的波士頓紅襪隊買來名將貝比魯斯(Babe Ruth)。這場交易改變了棒球的歷史,也使洋基取代紅襪成為美聯新霸主。(紅襪自1920年後再也沒有得過世界冠軍,這就是有名的"貝比魯斯的詛咒"。)洋基隨即在1921年奪下美聯冠軍,1923年更贏得隊史第一個世界冠軍,向世人宣告洋基時代的來臨。同一年洋基球場(Yankee Stadium)正式啟用,第一支全壘打便是由貝比魯斯所擊出,巧的是對手正是老東家紅襪隊。

1932年,魯蓋瑞(Lout Gehrig)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個單場擊出四支全壘打的球員,同時也是洋基唯一的一位。1934年,貝比魯斯擊出生涯第700支全壘打。1939年,洋基在世界大賽中掠倒紅人,完成隊史上首次四連霸(1936-1939)。魯蓋瑞退休,他的4號球衣也是大聯盟第一個退休的號碼。

40年代和50年代可說是洋基隊最輝煌的時刻進軍世界大賽13次,贏得10次世界冠軍(包括1949-1953的五連霸),大聯盟中沒有其他球隊可與之匹敵。1941年,外野手喬狄馬其歐(Joe DiMaggio)創下連續56場比賽擊出安打,至今仍是大聯盟紀錄。1946年,洋基球場首度進行夜間比賽。1948年,洋基名將貝比魯斯的3號球衣退休,貝比魯斯則在同一年八月死於喉癌。1953年,強棒米奇(Mickey Mantle)擊出565呎超大號全壘打,是大聯盟史上可測量距離最長的全壘打。1956年,投手拉森(Don Larsen)投出世界大賽唯一一場完全比賽(Perfect Game,指無安打、無上壘、無失分的比賽)。1963年,米奇在洋基球場再擊出734呎的超大號全壘打。(因球擊中外野看台的屋頂後彈回場內,故此距離是推算值)

1961年,莫理斯(Roger Maris)創下大聯盟單季61支全壘打的記錄,也形成所謂"莫理斯障礙",這個記錄高懸了30多年,直到1998年才被紅雀隊Mark McGwire打破(目前記錄是巨人隊巨炮Barry Bonds在2001年創下的73支)。1962年,洋基與底特律老虎隊鏖戰到第22局才以再見全壘打擊敗老虎,這是隊史上最長的一場比賽。1964年,哥倫比亞電視台(CBS)買下洋基80%股權,不久後便買下所有股權,成為洋基東家。1976年,重新改建的洋基球場完工啟用,洋基也在這一年贏得隊史上第30個美聯冠軍,重返世界大賽,但慘遭辛辛那提紅人隊橫掃出局。隨後1977,1978連續兩年在世界大賽力擒洛杉磯道奇隊。投手Ron Guidry同時在1978年球季締造單場18次三振的球隊記錄。

進入80年代的第一件大事便是1983年7月24日在主場迎戰堪薩斯皇家隊時發生的"松焦油事件",九局上半皇家隊George Brett擊出兩分全壘打使皇家隊以5比4後來居上,但裁判發現Brett球棒上的松焦油超過18英吋的範圍而將全壘打沒收。皇家隊賽後抗議成功,比賽於8月18日繼續進行,皇家隊以5比4獲勝。1987年,一壘手Don Mattingly連續8場比賽擊出全壘打,追平大聯盟紀錄,他同時創下單季6支滿貫全壘打的紀錄。洋基隊在80年代僅晉級一次世界大賽,但被道奇隊擊敗(1981)。

90年代後期,洋基雄風再起。1996年,力擒亞特蘭大勇士,贏得睽違18年之久的世界冠軍。1998年,投手威爾斯(David Wells)投出隊史上第一次正規球季內的完全比賽(Perfect Game)。同年洋基創下季賽114勝的美聯最高紀錄,並踢倒聖地牙哥教士隊成為世界冠軍。1999年,名投大衛孔恩(DavidCone)在季賽中投出大聯盟史上第十五場完全比賽,也是隊史第二場。巧合的是該場比賽正是由1956年世界大賽中投出完全比賽的Don Larsen開球。洋基再於世界大賽中輕取亞特蘭大勇士隊贏得隊史上第25座世界冠軍,同時將世界大賽連勝場數推進至12場。

西元2000年,洋基與大都會進行多年不見的紐約"地鐵大戰"(上一次是在1956年),結果洋基技高一籌,以4勝1負剷平紐約大都會,贏得第26座冠軍盃,但第三戰輸球,也使洋基在世界大賽中的連勝場數止於14場。2001年,洋基連續第四年打入世界大賽,與亞歷桑那響尾蛇隊展開近年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七場大戰。響尾蛇的岡薩雷斯(Luis Gonzalez)在第七戰九局下半擊出再見安打,粉碎了洋基四連霸的美夢。來到2002年,最令人難忘的一場比賽便是強打吉昂比(Jason Giambi)在第12局下半擊出滿貫全壘打,使落後三分的洋基隊反敗為勝,力克明尼蘇達雙城隊,也是繼貝比魯斯後第二位完成此一任務的洋基隊員。洋基同時連續五年在美聯東區稱王,也是喬托瑞(Joe Torre)教練領軍七年來的第六次,可惜在季後賽第一輪被安納罕天使隊擊敗,無緣晉級冠軍賽。